300萬的奔馳車撞不過十幾萬的雪佛蘭?你能想象么?偉大的奔馳竟然連雪佛蘭都PK不過,我的世界觀被顛覆了,這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奔馳轎車甘拜下風!
事件經過

5月16日下午2時許,鄭州市英協路與福元路向西100米處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價值300多萬元的奔馳跑車追尾前方一輛10多萬元的雪弗蘭轎車。雪弗蘭車尾沾滿油污,但并無大礙,只是保險杠凹了個坑,有些錯位。而奔馳轎跑,則左前臉變形,車前引擎機油外漏,地面一片油污。
車禍原因是奔馳跑車車速過快引發追尾,交警已認定奔馳車負全責。隨后趕到的一名奔馳4S店的工作人員稱,受損奔馳車為SLS運動型跑車,車價在300萬元以上。
而現場人員說的一句話則引人深思:豪車的一些部件都是碳纖維,這種材質輕,但不禁撞,一旦發生車禍,受傷重的一般都是豪車。
碳纖維是什么鬼?

汽車碳纖維:又稱汽車碳化纖維,泛指一些以碳纖維編織或多層復合而成的材料。因為它又輕又堅硬,所以它的用途很廣泛。
碳纖維特點之一就是質量輕,在動力系統不變的前提下,減重的車身會帶來更出色的加速感受,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可使汽車車身、底盤減輕重量40~60%,相當于鋼結構重量的1/3~1/6。
碳纖維另一個特點是硬,其抗拉強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鋼的7-9倍,其強項是軸向強度出色。
奔馳SLS為何撞不過雪佛蘭?

既然我們上面說到車身碳纖維那么強悍,那為何奔馳SLS還撞不過雪佛蘭呢?雖然在強度上車身碳纖維軸向硬度強,又比鋼的硬度好。但是新聞中提及了,奔馳車車速過快導致的追尾,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奔馳車在追尾前做過向右側躲避的打輪動作,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奔馳SLS并沒有正面碰撞雪佛蘭,而是我們說的側向撞擊,這種碰撞直接導致了保險杠脫離了前擾流板和翼子板,撕裂后導致保險杠破損,而從圖中我們看到采用碳纖維材質的擾流板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所以給人一種奔馳SLS撞不過雪佛蘭的假象,實際上僅僅是保險杠處破損導致奔馳受到了傷害!
強度高的車身碳纖維如何保證車輛常規安全呢?
從車輛安全角度來說,車身鋼板厚度并不能決定車輛的安全性!車輛安全除了需要硬度外,還需要一定的軟度,畢竟硬碰硬對于車內的人員傷害很大,軟度對于一輛車的安全性也是有著十分必要的存在性的,何況還是碳纖維材質的車身!
車身鋼板軟硬影響安全度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F1賽車了。賽車史上最令人扼腕惋惜的塞納也正是由于在事故時,堅硬的碳纖維組件(一說是車軸)刺破了塞納的頭盔導致他當場離世。所以說,一輛車光有硬度是遠遠不夠的!

喜歡看F1的車迷朋友肯定會記得2007年加拿大站庫比卡的賽車以超過300km/h的速度撞到防護墻,賽車被彈到空中掉落翻滾在賽道的另一頭從,賽車基本粉碎,可是座艙保持完好,車內的庫比卡事后檢查只是扭傷了腳踝,竟然沒耽誤下一次的比賽。
目前的車身碳纖維結構,并不是不考慮車身的軟度,當碰撞強度達到應力指標時,其碳纖維會粉碎性斷開,從而吸收撞擊能量,保護駕駛者。
由此看出,高強度的車身碳纖維也是考慮一定的軟度的,所以那句:車身鋼板厚度決定安全的話,比較片面!
總結:碳纖維的應用除了車身外,在底盤和剎車等處也有了一定的應用,相信隨著技術的普及程度提高,造價成本逐漸降低,碳纖維離普通民眾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