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揭秘《史記》中的七大真實刺客

    刺客在中國歷史上綿延不絕,為武俠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原型和創作素材。《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為《刺客列傳》開了中國古代正史上為俠客立傳的一代先河。于是,我們從這些故事中,知道刺客是指那些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冒險犯難,甚至犧牲生命,憑借自身武技去刺殺仇敵的武林中人。其實,刺客并不一定等于是武俠,但是武俠當中成為刺客而且名垂千古的卻不少。中國原始之俠應該是先秦時代的刺客。他們之所以稱得上一個“俠”字,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義不畏死,舍生取義”的共同信念,而“士為知已者死”這種信念成為后世俠義精神的核心元素。而后世武俠所奉行的俠義傳統和一切道義原則,都是在這個信念基層上形成的。

    ▲《刺客信條》中的中國刺客

    當道,刺客通常都身手不凡。秦末張良能夠在甲士如林的情況下,只身沖至帝輦行刺秦始皇,在“誤中副車”后,竟能全身遠遁身而去。可見武功是何等之高。蓋世武功的背后,是驚人的勇氣和謀略。生死須臾間,刺客絕沒有貪生怕死之輩,而是隨時準備著被五馬分尸、亂箭射死、凌遲斬首。他們在出發前,就已經以此為人生的歸宿、人生的極致了。

    ▲古代刺客最常用的刺殺工具是各種匕首

    刺客其實也有人品高下之別,而且懸殊幾如天壤。司馬遷曾在《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田光、高漸離七個歷史真實人物。

    田光為了不泄露刺殺秦王的機密,居然自殺身死,以求為諸候國盡忠效力。他和高漸離一樣,都沒有武功,但他的勇氣,卻和俠士們不相上下。還有一個叫秦舞陽的古代著名武士,他也會武功,卻不是真正的俠士。他陪荊軻一同上朝見到秦王后,卻嚇得面色如土。可見司馬遷這個人物時,是很有分寸的。寫出了“俠”與“武”的兩種境界。

    這些人或為春秋時的刺客,或為戰國時的游俠,有的武藝高強,有的技藝平平,有的則文武兼備。這些人才的大量集中,使得散居各地的武士有了集結的場所。具有強大的社會感召力和道德影響力。刺客這一特殊的武俠人物。

    ▲影視作品中高漸離刺殺秦王未遂,終被秦王衛士斬殺

    吳國專諸是拼死一搏的死士刺客。伍子胥因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殺,為報仇從楚國逃到了吳國。他知道專諸是一位有本領的俠客,就把他推薦給了吳王的兒子公子光。吳王諸樊有三個兒子,他死后沒有傳位給兒子,而讓其兄弟余祭執政,余祭死后,傳位其弟夷昧,夷昧死后,本當由季札繼位,但他卻不愿為王逃走了。于是,吳國便季札的兒子僚為吳王。公子光對此大為不滿,一心想將王位奪回來。于是,他就暗地里招養豪士,伺機篡位。這時,專諸來到了他身邊。公子光對專諸十分看重,他對專諸說:“光的身體就是你的身體。”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腹中,刺死了吳王僚,結果自己也被吳王僚的衛士剁為肉醬。而公子光終于在專諸的死命一搏之下,奪取了王位,這就是吳王闔閭。專諸死后,公子光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搭上身家性命行刺,這就是因為公子光對他的九年恩養。雖可稱為豪俠壯舉,但這也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行為不軌于正義”。

    ▲專諸扮成廚師拔出魚腹內魚腸劍成功刺殺吳王僚

    人們常說“春秋無義戰”。而專諸只關心行為的成敗,卻不問禮義是非。真可謂“無意識之俠”也。

    晉國的豫讓曾在范氏與中行氏手下做事,均沒被人家重用,轉而投在智伯門下,得到了寵信。智伯在與趙襄子征戰中兵敗被殺。趙襄子還分了智伯的封地。豫讓卻一心想為主人報仇。為了不被趙襄子認出來,他改名換姓,涂漆毀壞自己的容貌,吞炭使聲音變啞,搞得自己面目全非。甚至連他的老婆也認不出他了。豫讓費盡心機,幾次謀刺趙襄子均未成功。在行刺過程中,豫讓認識到趙襄子是個賢人。他被趙襄子捉住后,對趙襄子說:“我聽說明主不埋沒別人的美名,而忠臣自有為名節而死的義務。我只想得到你的衣服,砍它幾下,以了我為智伯對我的知遇之恩報仇的心愿,我也就死而無恨了。”趙襄子很贊賞他的義氣,便讓侍從拿來自己衣服遞給豫讓。豫讓拔劍三次躍起砍擊,遂拔劍自刎而死。豫讓死后,趙國的有志之士聽到這個消息,無不為之感慨流涕。

    ▲《英雄》中的刺客無名練成十步一殺絕技,以社稷蒼生為由放過秦王,要求秦王一統中國,結束經年戰爭和歷史恩怨。

    聶政可算最為成熟的刺客。聶政是魏國軹邑深井里人。少年時就在老家殺過人。為了躲避仇人,帶著母親與姐姐逃到了齊國,以屠宰為生。當時,嚴仲子與韓國宰相俠累有仇,便多次登門尋訪,請他行刺俠累。嚴仲子知道聶政是個孝子,幾次送禮都為聶政拒絕,便以黃金百鎰為聶母祝壽。聶政因為老母還在世,是不敢以身相許為朋友捐軀的,暫時拒絕了他。待母親去世后,聶政伏劍獨行,前往韓國都城。聶政闖入大堂,一劍刺殺了俠累,侍衛武士把聶政圍了起來,聶政見不能走開,便用匕首剝掉自己的面皮,剜出眼睛,剖腹挑出腸肚而死。宰相俠累被殺,轟動了整個韓國。

    戰國后期,秦并六國之勢已成大局。而對強大的秦國,六國中的許多有識之士,上至諸候卿相,下至閭巷布衣,都激于義憤,奮起抗秦。將相士大夫中有廉頗、藺相如、屈原等,布衣中有魯仲連、候贏、朱亥等,而以匹夫之俠奮起抗暴秦最為悲壯的,要算是荊軻刺秦這一幕了。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

    荊軻是衛國人,少年喜讀書和擊劍,自命為劍客。曾以劍術游說于衛元君,大概劍術沒被人家看重吧,總之沒得到重用,于是游蕩燕、趙之間,卻也受盡了屈辱。后來到榆次與當地豪俠蓋聶談論劍道、練氣,一試高下。人家對他不屑一顧,甚至對他怒目而視,使他自知內力、定力均不如人,以自己血勇之盛不能抵擋蓋聶殺氣的。于是匆忙逃走,而第二次受挫是在邯鄲,魯句踐與之搏戲。魯句踐以精妙出奇的招式,令荊軻大開眼界,二人雖未正式交手,但魯句踐舉手投足的那種逼人的無形力量,使荊軻感受到強大壓力,為爭執搏局上的通道,魯句踐發火大罵荊軻,而荊軻又夾著尾巴逃向燕國。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荊軻刺秦王故事

    后來秦軍逼近燕國,燕國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燕太子丹在全國重金招兵買馬招聘勇士前去刺殺秦王贏政,試圖挽救燕國。田光向燕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燕太子丹尊敬為上賓,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荊軻對此十分感動,慨然允諾,拼死以報知遇之恩。在這極為悲壯的一幕中,田光以自刎來激勵荊軻,樊于期也主動獻上自己的頭顱。臨行前,太子丹等人著素衣白帽,在易水河邊與荊軻告別。高漸離為他擊筑,好友夏扶拔劍自刎為他送行,荊軻高唱著低沉蒼涼的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刺客聶隱娘》中聶隱娘的刺殺暗器

    于是帶著秦舞陽頭也不回地上路了,其后直入秦宮,假意獻圖,圖窮匕見,終因劍術不精,行刺不果,命喪丹墀。當然,荊軻為酬知已慷慨赴死的精神,卻激勵著后世無數豪杰志士爭相效仿。其慷慨豪邁的英雄氣慨,傾倒多少后世英雄,而其壯士未酬又令多少俠士為之扼腕嘆惜。總之,荊軻已成為一切崇尚俠義精神的人們心中的精神偶像,而沒人去計較荊軻的失敗之舉了。


    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06-07 00:00
    • 閱讀 ( 105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