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關于頭發,這些說法都錯了?

    自古至今,無論中外,關于頭發的流行時尚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而到了科技發達的現在,我們也的確有了更多的手段,來裝扮自己的一頭秀發。不過,伴隨著人們對頭發的關心,一些和頭發有關的問題也開始浮現:有人想通過染發或是燙發給自己的秀發“加分”,卻又擔心這些手段會傷及身體;不少男性(甚至是女性)到了中年,便會像俗語一般“絕頂”,但也只能望著越來越高的發際線而無可奈何。這樣一來,相當一部分人的心中便有了一個疑問——生活中那些廣為流傳的和頭發有關的說法,它們的真實度又有多少呢?這篇文章總結了一些關于頭發的常見說法,并會從醫學角度予以闡釋說明。

    燙發、染發對身體的傷害巨大?

    眾所周知,不同人種有著不盡相同的標志性發型,例如在東亞人中,“黑長直”無疑是大多數女生的標配,而歐美姑娘則往往有著淺色調(如金色)的長卷發。這樣一來,總會有不少人對自己泯然眾人的發型感到不滿意,而燙發之類的借助人工手段來改變頭發的色澤、形狀等物理性質的方法,也自然得到了他們的喜愛。然而在喜愛之余,我們也經常能夠聽到諸如“染發會傷害身體”之類的說法,這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擔憂。

    實際上,燙發、染發可能導致一部分人發生過敏反應或是接觸性皮炎,但稱其擁有“致癌”之類的危害,則并沒有確切的證據。

    我們的發絲本質上是蛋白質,而組成發絲的角蛋白富含一種含硫的氨基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中的硫會在蛋白質合成的同時形成獨特的二硫鍵(—S—S—),從而為頭發的形狀和強韌度提供支持。燙發實際上是先用可以親和并打開二硫鍵的物質處理頭發,令發絲柔軟易塑型后,再通過物理方法(如發卷、加熱)重塑發絲形狀,最后用閉合二硫鍵的物質重新定型的過程。燙發過程通常使用堿(美發沙龍往往使用氫氧化鈣或是氨水,家用燙發產品更多的是一些弱堿性、自帶緩沖作用的復合藥劑)打開發絲的二硫鍵,因此倘若在燙發后無法對藥劑進行妥善處理,就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皮膚刺激等后果。不過除此之外,燙發過程并沒有其他特別的危害。

    至于染發過程的實現,其實也和發絲的結構和性質密切相關。在發絲中,角蛋白組成了一個個被稱為“毛鱗片”的單位,它既能對頭發的光澤、亮度和顏色造成影響,也可以在特定狀態下,容納一些物質進入其中。無論是暫時性染發劑(俗稱“一洗黑”)、永久性染發劑(也是最常見于美發沙龍的染發劑,“永久”指的是在不計頭發更新的情況下擁有永久效力)還是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的金屬鹽染發劑,其實都是靠能夠進入和(或)退出毛鱗片的色素物質來達到效果。暫時性染發劑往往為小分子色素,能夠因洗發而進入毛鱗片,自然也能因洗發而退出毛鱗片,因此它的染色效果僅局限于4-6次洗發;永久性染發劑的所有成分均沒有顏色,但在偶聯劑(通常為對苯二胺)的作用下,染發劑中的物質可以轉變為色素,并與毛鱗片牢固結合,因此染發效果最為持久。

    盡管永久性染發劑中的偶聯劑(尤其是對苯二胺)自問世以來便因致敏性飽受詬病,甚至諸如“對苯二胺致癌”之類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們的心中,但根據美國環保局(EPA)和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聲明,目前為止并沒有嚴謹的證據支持,染發劑偶聯劑除致敏等皮膚傷害之外,對人能產生危害的說法。因此倘若能夠嚴格遵守使用染發劑的皮膚測試步驟,并按正確方法使用的話,此類產品對健康的危害有限。

    “聰明絕頂”,玩笑還是現實?

    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聰明絕頂”這個成語,在如今的生活之中,我們所用到的更多是它的一種偏調侃的說法——“因為聰明,所以發際線也跟著后移了”。不過玩笑歸玩笑,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見到的飽受脫發之苦的男男女女,真的是因為智力拔群么?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兩種脫發——雄激素性脫發(AGA,俗稱“脂溢性脫發”)和斑禿。AGA雖然和雄激素密切相關,但相當一部分患者為女性(有時她們體內的雄激素含量甚至正常),這種脫發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雄激素能夠縮短頭發的生長期,同時對頭皮的脂質分泌有著負面作用。在男性AGA患者中,導致脫發的雄激素往往來源于人體自身分泌的雄激素睪酮,經過頭皮酶的生物轉化后得到的產物二氫睪酮,它對頭發和頭皮的作用遠較睪酮為強;而對女性AGA患者而言,二氫睪酮的作用雖然同樣不可忽視,但是遠沒有它在男性AGA的作用一般重要。至于斑禿,盡管生活中普遍認為斑禿是常見的皮膚病,但它其實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統錯誤攻擊人體正常組織而引發的疾病),頭發脫落由免疫系統與頭皮、毛囊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而引起。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到,無論是AGA還是斑禿,二者本質上均為器質性疾病的一種體現,和智商并沒有明確關系。不過幸好,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盡管是有限的)關于此類疾病發病原理的資料,它們也都逐漸有了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抑制頭皮雄激素生成的藥物非那雄胺已經成為治療男性AGA的金標準,女性AGA則可以選擇外用米諾地爾治療,而盡管斑禿目前仍然缺乏標準治療,但一些試驗中的免疫調節藥物(如原本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托法替布)可能即將成為斑禿治療的新曙光。

    • 發表于 2016-05-30 00:00
    • 閱讀 ( 90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