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3新聞報道,南海仲裁前,蘋果手機成為美國情報部門的“工具”。蘋果是否真可成為此次爭端事件的間諜?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果粉族”也許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美國中情局服務,而且是免費的!這并不是聳人聽聞的消息,請接著往下看......
1、談及安全與隱患,前些日國內殺毒行業老大江民公眾號上一則消息,其中引用了CCTV13新聞中報道,蘋果關于個人信息的泄漏已經成為嚴重隱患。
2、上月29日下午16時許,河內和胡志明這兩家越南重要機場的航班資訊、柜臺報到系統顯示屏突然改變,屏幕上顯示“南海是中國的”等信息。

“瘋狂”的“IOS”
1、據某市場調研公司近日發布智能手機銷售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蘋果iOS設備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27.6%,iPhone 6的中國市場份額達到10.2%,為有史以來最高記錄,已經占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近三分之一的份額。并持續在增長,有望占據半壁江山。
2、蘋果聲明中:“我們是美國最大的企業納稅人之一,公司旗下所有業務運營都按照最高的道德標準執行,并遵守了所有的美國可應用法律和會計的規定。”據蘋果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2財年,該公司向美國地方、州和聯邦政府支付了60億美元稅款,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收到的每40美元企業稅款中,就有1美元由蘋果繳納。
3、美國防部宣稱,從下周開始,將為搭載iOS 6系統的蘋果設備敞開綠燈,對蘋果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五角大樓對蘋果iPhone和iPad等設備的軍方認證事實已基本跨出了第一步。
隱患特征
高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便捷性和享受,IOS的出現從幾十年前至今,以其流暢的平臺運行、優質的用戶體驗獲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據CCTV13新聞頻道綜述內容剖析:
① IOS系統針對用戶的隱私(GPS定位)以一個“明文”的文件方式隱藏在根目錄下第六層目錄當中,該文件表面是“隱藏”并“加密”屬性文件(db數據庫文件,實則未加密),可以通過相關數據庫工具打開,里面的用戶相關數據一目了然。而這些,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完全是“一無所知”和“無能為力”!
② 文件中對于用戶GPS定位準確率一般在70%左右,這已經是很準確的定位了,與實際相差只有幾十米或不過百米。
③ 熟悉點的“果粉”用戶平時都關掉了“常去地點”的設置后,不好意思,您的一切“行蹤軌跡”依然被自動保存在這個“文件”當中!而且非常的詳盡!并可自動識別你所處地點是單位、家庭、商場等相關信息。
④ 這個文件通過后臺“悄無聲息”利用網絡反饋給蘋果公司,蘋果公司目前也已經承認。不知道這幾天的IOS9.3.3的升級是否專為修復這一“隱患”就不得而知了。
⑤ 美政府情報安全部門曾調取過蘋果用戶檔案相關信息,而且是在“有需要”時隨時通過政府干預調閱,這點蘋果也予以承認。
后果:
通過專用軟件分析用戶相關數據,結合百度地圖或谷哥地圖,很容易:
用戶若是常處于幾點有規律的“軌跡”活動,而且某一處活動較為頻繁或長時間,則可以根據用戶的這些信息輕而易舉地判斷出其一些相關信息如:工作單位、從事的職業、每天工作的時間、所處位置等相關內容。
舉例:若小帥每天處于兩點活動:海淀區某A點,百度大廈(B點),這些地點很容易通過百度地圖定位到。而且若其在B點長時間停留的話,可以初步判斷小帥有90%以上的可能就是百度員工!若B處是中南海呢?或是更重要的國家安全部門呢?!……所以,這樣的“信息特征”很容易讓不法分子或別有用心的機構組織等所利用 ,成為進行間諜活動甚或是恐怖活動一個有效利用的“工具”。
也許作為平民老百姓來講,無所謂,你定位就定吧,與我何干?!但若是應用到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軍事等方面上來,后果很嚴重……
隨著手機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應用,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大量個人信息的泄露與財產損失在不斷增加。一些包括個人的基本信息、賬戶信息、隱私信息、設備信息、社會關系、網絡行為等在沒有安全防范意識或采取措施的情況下較為輕易被泄漏。個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慎重選擇電子設備外,還要規范和約束相關網絡行為和提高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意識。信息的泄漏可謂“無孔不泄”!不僅如此,信息安全方面目前已逐步轉向汽車。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汽車逐步進入大眾百姓家庭的日常生活,人們對于汽車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電子設備數量也越來越多。原始的單一控制技術系統需要大量的線束和電器,這將占用著有限的車內空間,給汽車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局限性。隨著電子技術、微電子處理、傳感器等技術的發展,汽車控制技術已經從原始單一的控制逐步向網絡化控制發展,汽車網絡化控制系統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控制技術存在的各種弊端,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等。

A、車載方面,原始的卡帶機或單碟機時代已經過時,現在也基本上在新車上未予以應用。轉而以微平臺的車載技術代替。從現在仍然在應用“windowsCE”平臺(4.0、5.0、6.0等),到“android”和“IOS”......,這些系統在豐富的硬件支持下有wifi模塊、網絡模塊、通信模塊、GPS模塊......等。堪比一個智能化手機有過之無不及!
B、目前常見的智能車載終端設備由汽車廠商與移動軟件開發商共同完成,優勢在于與汽車中的ECU(行車電腦)連接和各種數據反饋采集,使車輛更智能化:
● 2013年九大汽車制造商宣布加入蘋果的“iOS In The Car ”計劃,包括法拉利、雪佛蘭、奔馳、本田、日產、起亞、現代、沃爾沃以及捷豹,并同時推出了“iMove”概念車。
● 2014年谷歌宣布成立“開放汽車聯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包括本田、奧迪、通用、現代汽車以及英偉達(芯片制造商),旨在對安卓移動操作系統進行改造,并應用到汽車中。
由這些信息我們不難想象,個人信息的泄漏可以通過手機系統,而目前的車載應用當中,主流平臺移動端平臺已經轉移到汽車上,蘋果“尚且如此”,安卓系統本身就“不太安全”,應用在汽車上,那么問題來了,車輛的相關動態信息是否同樣會被泄漏?應用在一些特種車輛、軍用裝備等方面,后果是否更值得人深思?
更多精彩內容后期會持續分享,請關注小編的微信公眾號【buswin】即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