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麻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眾所周知,麻類植物所加工的紡織原料,因其纖維剛度大,與人體皮膚接觸時會使人感到針刺和發癢感,長期接觸甚至會引起某些人的皮膚過敏反應。從晉代開始,“麻”就被引申為類似由“麻”這種植物所產生的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如形容皮膚發麻。

    圖片來源網絡

    木的感覺為按之不覺,掐之不知。“木”為全無感覺,不知痛癢。《丹臺玉案·麻木門》中明示了麻與木的區別:“所謂麻者,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千萬小蟲亂行雜沸,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者是也;所謂木者,非癢非痛,自己之肌肉,如他人之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覺者是也。麻如木之亂,故名曰麻木,如木之濃,故名曰木,麻猶知痛癢,而木則全無覺矣”。以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述了麻與木的感覺。

    清·黃元御認為:“麻木者,氣滯而不行也。……麻之極,則為木。氣郁于經絡之中,阻滯不運,沖于汗孔,簌簌靡寧,狀如亂針微刺之象,是謂之麻。久而氣閉不通,肌肉頑廢,痛癢無覺,是謂之木”。認為“麻”是發生在病程之初,“木”可能發生在病程之末。

    “麻”與“木”是不同癥狀

    “麻”與“木”均指肌膚感覺障礙,但嚴格區分,應該是兩種不同的癥狀。麻,為肌膚蟻走感或如觸電感或如微針亂刺感,是主觀或客觀肌膚感覺異常;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是為肌膚感覺的缺失。麻木在發病過程中,初期多以麻為主,若未及時治療或施治不當,則可能由麻轉木。由此可見,“麻”相對于“木”來說是輕癥,“木”相對于“麻”來說是重癥。在臨床上,麻與木往往同時出現,故統稱“麻木”。

    圖片來源網絡

    麻木是怎么回事?

    麻木是患者感到的一種刺痛感或感覺缺失的異常感覺,是感覺障礙的一種。麻木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常見于手、足、手指、足趾等肢體部位。

    麻木分為生理性麻木與病理性麻木。生理性麻木是由于姿勢不當,長時間壓迫身體某一部位,暫時阻遏血液循環,神經肌肉一過性營養低下引起的,比如手足位置擺放不當、睡覺時壓迫手臂、長時間站立或盤腿而坐、長途騎自行車等可能導致神經受壓而出現短時間的麻木。這種生理性麻木,很多只要改變姿勢,解除受壓,或經過活動,則可自行緩解、消失。

    而病理性麻木則是經常出現、長期存在的,一些慢性手足麻木表明存在局部供血不足或一定程度的神經損傷,比如腦動脈硬化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麻木有時單獨發生,但時常與疼痛、其他不適感或喪失運動能力的癱瘓同時發生。

    圖片來源網絡

    引起麻木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身體麻木的原因較多,周圍神經病變、中樞神經病變、循環障礙或神經卡壓等都可能產生麻木,但是追根究底都離不開神經。

    1.手腕部尺神經受壓導致小指、部分無名指及手掌尺側麻木。肘部尺神經受壓除了出現腕部神經受壓癥狀外,還出現手背尺側的麻木感。

    2.前臂或手腕以上部位的橈神經受壓可導致拇指背部、食指和拇指與食指之間區域的麻木。

    3.如果肘部或肘部以下的正中神經受壓,則麻木可出現在橈側半手掌、橈側三個半手指掌面及其中節和遠節指背處。

    圖片來源網絡

    4.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可以直接壓迫脊神經。頸部的各種損傷、感染、腫瘤、血管異常和脊髓本身的病變均可導致神經受壓,引起上臂、前臂或手部麻刺感或疼痛。

    5.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常常引起麻木。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和其它腦脊髓的疾病,可能導致單純上肢、下肢、前臂、手指燈的麻木、針刺感或燒灼感。如果這種癥狀彌散分布,如分布在前臂、手和下肢,就可能為周圍神經疾病所致。

    6.麻木的形式不總是局限于一條神經,而是比較泛化,如呈手套襪套樣分布。一些特定的藥物(如磺胺類、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異煙肼、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以及長春酰胺、博來霉素、順鉑等抗腫瘤藥物),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可能會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四肢肢體麻木,一般由手足等遠端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并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因而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及療程。

    編輯:魯凡英

    (專家:胡永珍,齊齊哈爾第一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 發表于 2017-04-24 00:00
    • 閱讀 ( 7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