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獨處的時光嗎,你會享受舒適的與人分隔的狀態嗎?
我們身邊似乎總會有些“獨行俠”,他們不喜歡參加聚會,也不希望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分心;他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保持一些親密的友誼,但不是周旋于一大幫朋友之間……相比與人共處,他們在獨處的時間里似乎能收獲更多。不管是否刻意,我們每天都會有或長或短的時間是屬于獨處的狀態,而在這段「自己的時間」里,除了放空大腦、白日做夢,我們還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來提升自我?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利用獨處時間來鍛煉哪些能力,又該怎么做呢?

獨處有利于我們進行“自我整合”
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看待“學習”的?如果非要一句話概述,我想學習應該是把新的知識與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融合、完善的過程。不管你是學習一項技能、一門語言,或者學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這個把「新」「舊」對接的過程最適合獨處的時候做。
以一門課程的學習為例,過程中少不了查缺補漏,在你獨處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
這門課程總體結構、脈絡是怎樣的?每個章節間的起承、聯結如何,為什么是現在這樣、可以調轉嗎,調轉后會更有利于理解或者相反?就我目前掌握的部分處于總體的哪個環節,距離目標還有多少未知板塊?
從頭梳理一遍,有多少內容處于模糊、一知半解的狀態?當時不解的內容是卡在了哪里,現在重新回顧可以理解了嗎?需要更多資料輔助、他人指點嗎?
我新學的內容和已掌握的部分有哪些重合、相駁的部分?相聯結的部分足夠搭建一塊完整的體系嗎,不夠的話還缺了什么?存在反例的情況下,他們沖突點在哪里,存在正解嗎,需要抹去哪個結論還是讓他們在不同時間線上并存?
我對之后的內容的學習有什么計劃,之前的方法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地方?
……

人在獨處時更富于創造性
學者們從名人傳記中發現了很多因獨處、甚至是被迫的獨處而產生偉大作品的例子,而大量的獨處與創造性的相關性研究也證明,人在獨處時更富于創造性。
在你獨處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最近有哪些“腦洞”可以開發?
比如被上司判定無用功,但你認為會有效的想法?#在你沒否定自己之前,任何設想都有成真的可能
比如某個已知事件如果中途出現了偏差會發生什么?#可以是歷史事件、可以是自己過去經歷,哪個節點、選擇會讓你感嘆“如果能重來”?當然,這不是要讓你沉迷過去的悔恨,而是因為今天是你余生中最年輕的一天,現在想做什么都來得及
比如那些你曾經靈光一閃的故事梗概、突發奇想卻畫面感爆棚的場景,你就甘心讓它們沉寂于腦海、不見天日?#如果你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靈光一閃”的情況,不妨順手記下來,至少讓你獨處時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獨處可以緩解壓力
獨處能力是情緒發展成熟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一個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是能夠利用獨處來平息焦慮、并且重建情緒平衡的。不管你的情緒管理是否合格,一個人的時候都可以問問自己——
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如何,是我滿意的嗎?我該如何維持,還有進步的空間嗎?如果不滿意,那么是哪里出現了問題,是自己的過失還是外界影響,可以怎么改進?
我目前最大的壓力、焦慮來自何處?為什么會對我造成影響,有必要嗎,是我大驚小怪嗎?目前的承壓狀態對我來說是激勵還是阻礙,我需要做些什么來平復、減輕壓力嗎?

獨處不同于孤獨,更多的是我們自愿選擇了獨處這一狀態,既然如此就應該享受它帶來的舒適和愜意,好好利用起來,畢竟在人本主義的觀點里,自我實現的人才更偏愛獨處時光,喜歡享受舒適的與人分隔的狀態呢。
33IQ,在線思維訓練平臺。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