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枚10千噸TNT當量的核彈(大約是在1945年投放于日本原子彈的66%)在附近爆炸,首先會看到亮度極高的閃光,猶如太陽爆炸。熾熱的火球竄入天空,升起一片巨大的蘑菇云,隨之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沖擊波。
這種情況可能聽起來很牽強,但目前世界上存在超過14,900枚核武器,而千噸級的核武器正在激增。事實上,恐怖分子的10千噸以下的核爆炸是美國政府做好準備的15個災難場景中的第一個。
如果能幸免于核彈爆炸,接下來該怎么辦?
根據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學家和輻射專家Brooke Buddemeier,接下來最不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進入到車里。不要試圖開車,不要以為車輛的玻璃和金屬外殼可以保護你。

為什么車輛與核生存水火不容?
在核爆炸后避免駕駛是明智的,因為街道上可能充斥著驚魂未定的駕駛者、事故和碎片。然而,棄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核彈爆炸之后會帶來一個可怕的后果——放射性塵埃。
10千噸TNT當量的核爆炸會產生極熱的火球,它以每小時超過160公里的速度噴入大氣層。核裂變產物與被火球帶到大氣中的塵土和碎屑混合在一起,可以在空中飛行超過8公里。較大的碎片不久后回落,而較輕的顆粒可以隨風飄到遠處,最終隨著雨水落回地面。
放射性塵埃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裹帶著由分裂原子產生的核裂變產物(放射性同位素)。核裂變產物迅速衰變,并發出伽馬輻射,這是一種能量非常高、穿透力非常強的不可見光。

在短時間內暴露于過多的伽馬輻射下,會損害身體細胞及其自我修復能力,造成急性放射病。此外,它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和抵御感染的能力。由于伽馬射線的穿透力極強,因此只有非常致密和厚實的材料——如幾十厘米厚的水泥墻或幾厘米厚的鉛板,才能有效地阻隔放射性塵埃。
現代汽車由玻璃和非常輕的金屬制成,根本無法阻隔放射性塵埃。坐在車里,就等同于直接坐在馬路上,完全暴露在核輻射之下。此外,高空風與地面風的方向往往不同,你根本無法知曉放射性塵埃會飄向何方,也無法超過其擴散速度,所以想要駕車逃離不大現實。
既然不能開車,那要怎么躲避輻射落塵?

輻射專家建議,在核災難發生后,最好的生存機會是盡可能快地躲入某種“堅固結構”(最好是地下建筑)之中,并在那里待上12至24小時。這是因為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成更穩定的原子需要一些時間,等待伽馬等輻射呈指數下降至危險性較小的水平。
在等待過程中,充分利用通訊工具,以了解外面的情況。
然而,“不上車”的規則有一個例外:如果車是在地下停車庫,混凝土可起到防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人可以呆在車上,聽汽車里的收音機。
輻射專家表示,如果大家在核彈爆炸后遵循這些準則,可以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