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了小得可憐的觸控板?好啦,你的救星來了——這種噴霧能使各式各樣的表面具備觸敏的特性。
這種名為Electrick的技術是由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研發而成的,研發成果已以開放性論文的形式發布。
這種噴霧是由具備導電性的碳基材料構成的。當某一物體被噴上這種噴霧,這一物體就會被賦予導電性。把電極應用于物體上,然后測量不同點上的電壓,這個物體就能追蹤人的手指的位置了。
“我們可以在幾乎所有物體上制造觸屏,需要用到的只是一罐噴霧,這尚屬首次,” Chris Harrison在一次聲明中說道,他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未來界面研究組的帶頭人,也是人機互動學會的助理教授。
這種噴霧能應用于各式各樣的的物體。從塑料玩具到智能手機,甚至是美國吉露果子凍都能用這種噴霧。在以下的視頻中,團隊展示了該項技術的不同使用情況。
舉個例子,將噴霧或噴漆應用于桌子上,你就能夠獲得特定的觸感位置,觸碰這些位置你就能打開你電腦上的軟件。當你把這種噴霧或噴漆應用于玩具,你觸碰一下玩具的鼻子或肚子,玩具就會發聲。另外,使用該噴霧或噴漆后,一個大腦形狀的果子凍就能夠用于人腦教學,為人們講解腦部的不同分區。

該噴霧能應用于一系列的物品上——未來界面研究組
噴霧的效果源于電流的分路,也就是說,當手指觸碰到特定的位置,電流分路流向接觸面。電極能夠利用場電阻抗成像的程序來定位該電流分路的產生的地方。
在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表明現代觸屏技術不適宜在書桌或飯桌等大面積區域大范圍應用,。然而,使用Electrick技術后,即使像一面墻那么大的范圍也能夠變得具有觸敏特性,例如,人們用手指一點就能夠開燈或關燈。
該團隊也表示他們的加工程序能夠和常規的加工方法兼容,比如噴涂層、鑄造或甚至是3D打印的方法。這意味著很多類型的物體都能變得有觸敏性,只需要加入一點額外的技術。
另外,該團隊發現他們制造的物品并無磨損,個別物品的可使用次數高達896次。然而,他們尚不確定這些涂層該如何避免雨水、環境電磁噪音等因素的干擾,來自其他電氣用具的電磁噪音會影響涂層的有效性。但不管怎么說,這的確是一個好點子的開端。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