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敦刻爾克大撤退,德國為什么讓幾十萬的聯軍跑回英國而無動于衷?

    由著名導演諾蘭操刀的作品《敦刻爾克》在國內已正式上映,眾多的二戰迷們早已迫不及待。畢竟作為二戰當中頗具傳奇色彩的戰役,敦克爾克戰役一直以來都是不少二戰迷關注的焦點。

    許多人都說敦刻爾克是奇跡,可筆者卻不這么認為,而且認為那是歷史的必然,今天就不妨讓在下為各位深度解析一下為什么發生在七十多年前的那場海灘大撤退,會取得重大勝利。

    一般來說,廣義的敦刻爾克戰役指英法聯軍被德軍包圍在法國北部的沿海地區,而進行的一系列抵抗德軍的大小戰役的總稱,而從狹義上來說,敦刻爾克就是指在那決定前途命運中的十天里,將大約33萬聯軍從法國撤回到英國的“發電機”行動。敦刻爾克撤退的成功實行還充分地印證了一句我們中國的老話,那便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敦刻爾克極大的保存了同盟國的有生力量,毫不夸張的講,日后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就是在敦刻爾克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從納粹德國的角度來看,讓幾十萬的聯軍跑回英國無異于放虎歸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德國看似贏得了當下,實則是輸掉了未來呢?這便是筆者今天要講的納粹德國的賭徒心理:

    賭徒心理表現一:怕

    “停止前進”命令的下達。作為整個西線戰役中最富有爭議性的問題,此命令一直被看做是促成敦刻爾克撤退能夠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在學界,雖然時至今日依然沒有定論該命令到底由誰下達,有人說是希特勒,也有人說是時任A集團軍群總司令的龍德施泰特,但無論是誰,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即納粹高層也忌憚于當時英法聯軍的實力。

    彼時的德國,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宣傳的狂熱戰爭氣氛之中,而希特勒作為一個剛剛竊取了國家政權的陰謀家,能夠做的,便是發動戰爭以轉移國內的注意力,可以說希特勒是將整個國家作為了自己的賭本帶上了世界大戰這個大賭桌。

    在1940年的那個夏天,三百多萬德軍入侵西歐四國,戰爭才僅僅開始四十多天,盧森堡、荷蘭、比利時以及法國的大部便相繼淪陷,可以說當時德軍的閃擊戰無人能出其左右。可希特勒以及整個德國軍方高層收到的勝利情報越多,越高興不起來,尤其是希特勒,平時狂熱異常的他,在面對著唾手可得的幾十萬英法聯軍時卻多慮了起來,擔心對方隨時給自己來個大反擊,吃掉自己的寶貝裝甲兵。而這,正是一個賭徒心理的充分體現。我們常說十賭九輸,元首在戰爭初期毫無疑問是贏了個暢快淋漓,所以到了這會兒,或許就連希特勒本人都相信,輪都該輪到自己輸了,所以才會讓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停止前進。

    同時,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當時的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這給同樣崇尚陸戰的德軍增添了不小的心理壓力。更何況,還有不可小覷的英國遠征軍,這兩大巨頭的戰斗力自然是盧森堡、比利時這些小國不可比擬的。面對強大的對手,昔日不可一世的賭徒自然是謹而慎之,不曾想,恰恰是在這不準前進的時間里,使英法聯軍的撤退獲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

    ?賭徒心理二:貪

    急于實行“紅色方案” 。所謂“紅色方案”,是指法蘭西戰役第二階段作戰計劃,這一方案要求德軍揮師南下,徹底擊敗法國。當時希特勒和其爪牙都認為,消滅敦刻爾克海灘上的聯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基于這種認識,德軍高層過早地將進攻重點轉移向了南方。要不說納粹德國是賭徒呢,眼前的這塊肉尚還沒吃到嘴里,卻已經將目光瞄向了別的地方,這不就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嘛。我們常說賭徒就是輸了想翻盤,贏了還想繼續贏,關鍵就在于一個字,那就是“貪”。

    試想一下,南面的法軍再跑能跑到哪里?還不遲早是德軍的一盤菜嘛,可北面的聯軍卻是隨時有可能跑到對面的英國去。說白了,就是因為希特勒以及德軍高層都認為南面的敵人更有誘惑力。其之后的行動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5月的最后兩天,德軍將克萊斯特裝甲集群的所有裝甲師陸續撤出了第一線,目的就是為紅色計劃做準備。本來這個時候正是用裝甲部隊對聯軍進行包圍的時候,結果卻被撤出去了,我們可以理解好鋼用在刀刃上,可這不也恰好說明了希特勒已經盯上了更大的肥肉嗎?

    一邊是對敦刻爾克包圍圈里的聯軍猶猶豫豫,而另一邊卻是對南面法軍的虎視眈眈,第三帝國將一個賭徒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而使得幾十萬聯軍盡數逃走,為之后的反攻保留了最有價值的資本。當然,敦刻爾克的勝利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德國派出轟炸的飛機有好幾天碰上了多云的日子,致使轟炸收不到什么效果。再比如,敦刻爾克撤退的那幾天里,海面異常平靜,甚至看不到波浪,這點倒是可以稱得上奇跡。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許連老天爺都想幫幫丘吉爾吧。

    綜上,“發電機”計劃的成功執行,除了英國方面組織有序,民眾密切配合,更多的便是因為希特勒和整個納粹德國從一開始,就是在賭,這個特點,在日本法西斯身上也是有跡可循,但是沒有一個賭徒能贏到最后,所以說不僅敦刻爾克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包括整個二戰的結果,在一開始就是注定了的。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游小賤

    • 發表于 2017-09-01 00:00
    • 閱讀 ( 72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