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到底什么是剖宮產?為什么很多人沒法接受?

    提起剖宮產,人們可能覺得并不陌生。電影里看過,醫院里聽過,日常生活中聊過。那么,人們真的了解剖宮產嗎?其實不然。一方面,“擔心影響生育二胎,拒不接受剖宮產”的新聞時有報道,讓人哭笑不得;另一方面,國內的剖宮產率不斷上升,上個世紀50年代僅為1%~2%,90年代上升到40%,少數甚至超過60%,遠高于美、英等國同期水平,暴露了認識上的不足。[1]

    剖宮產(Caesarean Section)即剖腹產,其經典定義為通過子宮前壁切口娩出胎兒的手術方法。cesarean和section兩詞都有“切開”的意思,分別來源于1581年和1598年的兩篇關于剖官產的最古老的記錄。19世紀前后才開始有母嬰存活的剖宮產。1876年,Eduardo Porto進行了第一例成功的剖宮產子宮切除術。1882年,Max Sanger首先倡導子宮切口縫合法,被后人稱為古典式剖宮產,是剖宮產術發展的轉折點。1907年,Frank完成了最早的腹膜外剖宮產。1926年,Kerr提出了現在最常用的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術。同時,由于抗生素和麻醉術的進步,克服了人們對感染的恐懼,剖宮產術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20世紀生產科學發展的重要標志。[2]

    剖宮產的術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但仍可以根據子宮切口的位置分為古典式(子宮體縱切口)剖宮產、子宮下段縱切口剖宮產和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

    目前,90%以上的剖宮產采用子宮下段橫切口(Kerr切口),其優點在于子宮體損傷小,出血少,不易損傷膀胱,容易縫合及腹膜化,術后較少與腸管和大網膜粘連。而且,術后再次妊娠,發生子宮破裂最少,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最高。

    理論上,子宮下段縱切口剖宮產應只切開子宮下段,但實際操作中常同時涉及子宮體部。這種術式和古典式均主要用于子宮下段形成不好或無法暴露的患者,以及橫位等胎位異常的情況。這些情況下,下段橫切口可能向兩側撕裂,損傷闊韌帶內的大血管。

    另外,古典式剖宮產能最快進入子宮娩出胎兒。但臨床上選擇不同術式要依據不同的適應癥,如大部分橫位削宮產以選擇子宮縱切口為宜,但對于官頸已擴張、下段形成好的產婦,也可以選擇下段橫切口。對于前置胎盤或胎盤粘連、植入的產婦,要根據胎盤位置,以及是否有前次剖宮產史等選擇切口。如有可能,同時進行其他子宮手術,如子宮切除或大肌瘤切除等,應盡量避免多個切口。

    剖宮對于挽救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當恰當掌握手術指征,剖宮產率在一定范圍內,對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和缺血缺氧性腦病等后遺癥的發生,降低圍生兒產傷率、孕產婦病率和死亡率均十分有益。但若濫用剖宮產技術,剖宮產率無限上升也必然對新生兒及產婦帶來近期和遠期的不良影響。

    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剖宮產率已降至合理水平,大部分歐洲國家剖宮產率一直保持在10%~15%,北歐在15%以下,日本為10%或略高,但這些國家孕產婦圍生兒死亡率均為世界最低,充分顯示其圍生醫學的水平。

    由于技術進步、晚婚晚育、營養水平提升,尤其是國內醫療糾紛的增多,多數孕婦和家屬的文化知識局限,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片面或一知半解,迷信生辰八字,選擇吉利日期、數字;或誤認為剖宮產小孩聰明,對產婦日后身材影響小,或怕生產程中的陣痛,或怕試產后再剖宮產是吃二遍苦,遭二茬罪”等原因,[3]我國目前的剖宮產率逐年上升,目前,剖宮產率已大大高于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15%。

    濫用剖宮產,對新生兒可產生肺透明膜病變、持續性肺動脈高壓、醫源性早產、黃疸、新生兒損傷、過敏性哮喘等;對產婦的近期影響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增加、產褥病率增加、手術損傷(輸尿管、膀胱、腸管等)、圍生期子宮切除率增加、產后疼痛、盆腔或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孕婦死亡率增加、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等;對孕婦的遠期影響可能有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粘連、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增加,子宮切口異位妊娠,再次妊娠易發生子宮破裂、胎盤位置異常、再次手術操作困難、子宮下段切口潰瘍或愈合不良,影響月經(周期、持續日期、經量、痛經等),以及盆腔炎癥等。[4]

    因此,不管是醫務人員,還是患者、家屬,都應對剖宮產有足夠的認識,熟悉手術指征,合理選擇生產方案,呵護孕嬰健康,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黃醒華.剖宮產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5):259.

    2. 邊旭明,朱遜,郎景和.剖宮產術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5):305-306.

    3. 石一復.國內外剖宮產率的演變現況及對策[J].現代實用醫學,2005,17(11):661-662.

    4. 王珺.剖宮產對婦女影響綜述[J].中國衛生產業,2011(1):119-120.

    • 發表于 2017-09-06 00:00
    • 閱讀 ( 75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