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年前,有一天損友興奮地對正便秘的我說:“你造嗎?坐在馬桶上便便會便秘的喲”,于是我采納了他的新辦法:坐在馬桶上,腳下墊著小板凳,上身前傾,假裝自己在蹲坑。次噢,好像有點用。可是,我發現,時間長了,該便秘還是便秘,好嗎?!
坐在馬桶上“反人類”的源頭說了啥?
于是我翻了翻說坐馬桶姿勢不正確的文章,幾乎所有文章都在講一個事情,那就是坐著的時候,人的身體構造特別是腸道的閉合機制是沒有辦法打開的,當然也包括人站著的時候,也就是意味著你人坐直了站直了,但是你的腸道卻反而在近肛門的地方折了一下。而蹲著的時候,反而擼直了,大便更爽快了。所謂的折了一下,其實是:從降結腸、乙狀結腸到直腸的地方拐了彎道,屬于生理彎道,就是為了讓便便能再那里緩一緩停一停,讓腸道肌肉和肛門附近的括約肌不用實時都像交警設卡那樣待命,去攔截橫沖直撞的便便車隊。而一旦你想便便,通道就大開,蹲著更擼直了通道,就一瀉千里更加通暢,僅此而已。
被拿來舉證多次的實驗數據,也無非是:蹲著比坐著時間更快而已。
還有說古人就是自然蹲著排便的,我笑了。就拿中國來說,我記得有太師椅、木桶甚至痰盂之類的東東都可以是坐便器的。現代的馬桶是抽水、清潔更加方便衛生而已,并不是近現代人才坐著如廁的。
坐著如廁會誘發便秘、痔瘡和腸道內憩室?
來來來,我們直接說痔瘡和腸道內憩室的發病原因吧。
憩室的形成,除了考慮先天因素外,最主要考慮的是纖維食物吃少了,也就是近期大魚大肉,少吃了蔬菜水果全麥類等,便便一小坨一小坨硬硬的,結腸像機關槍排子彈一樣異常運動產生高壓,會迫使腸道內的東西想去肛門外吹吹風透透氣,流出來一個個腸道內小肉頭。而痔瘡多因靜脈曲張和肛墊下移造成,說白點就是久坐久站、飲食刺激、飲酒、便秘誘發。
坐著如廁會引發便秘?這個捋一捋,醫學上認可的便秘的主要誘導因素是:人老了機能肌肉的退化、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因素、腸道疾病、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醫源性藥物損害、身體激素變化等。
事實上,你坐著如廁,如果時間控制正常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只要不是打完好幾局王者榮耀,一般來說不會造成你久坐,更不會成為便秘、痔瘡、憩室的主因。
再說了,坐著如廁身體往前彎曲下,就會更通暢哦,根本不用腳墊著小板凳。坐著還不會腳酸腳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