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下共享經濟項目層出不窮,但其中最引人注目、潛力最大,且對大眾生活影響最廣的當屬共享單車。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中,共享單車從零開始以最短的時間在國內徹底火爆。而在滿足大眾短途出行剛需的同時,資本的熱度也讓共享單車“昏了頭”。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像扔錢一樣瘋狂在城市中投放單車。似乎投放單車數量的多少,直接與自身的實力、所占市場的份額等掛鉤。而由此造成的嚴重后果,是共享單車成為城市的負面“標簽”——影響交通、污染環境、安全風險……由此,全國多個城市開始對共享單車進行“圍剿”。在這樣的窘境下,共享單車又該如何去挽回民心?
“單車圍城”:觸目驚心
在8月中旬就有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報道,在合肥廬陽區一廢棄的學校里,從空中俯瞰整個校園,全部都是共享單車,成為了一個“單車大葬場”!據悉,這些共享車輛全部來自廬陽區城管執法暫扣的共享單車。而在在合肥蜀山區、包河區,像這樣暫扣的共享單車還有很多。但共享單車企業卻是毫不在乎,畢竟這樣的數量根本動搖不了自己的根本。如果真得自身去處理這些共享單車,反而會花費更多的資金。
這樣的“單車圍城”大戲,在很多城市都在上演著。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已有超過150萬輛共享單車——是半年前的三倍、去年底的六倍,增長頗為“兇猛”。而在深圳,共享單車企業共10家,共享單車數量達89萬輛。武漢去年12月份才有共享單車出現,目前已經有60萬輛!海量的共享單車帶來嚴重的問題,不僅增加了管理成本,還對大眾生活產生諸多負面影響,讓大眾怨聲載道。

重拳打擊!全民“圍剿”打破共享單車窘境
面對飽受詬病的共享單車,多地緊急出臺嚴苛政策進行重拳打擊。上海、深圳先后暫停新增共享單車投放,武漢也宣布部分路段將禁停共享單車。此外,相關部門還發布通知及相關要求。深圳市交委交通召集有關部門以及深圳共享單車企業,對共享單車企業明確提出10 條要求。主要就是全面排查投放車輛、嚴格規范車輛停放、加強車輛清理、嚴格押金管理、建立應急機制等,以保障共享單車的合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很多一線城市也推出了類型的通知或要求。而在三四線城市,則還在積極與共享單車合作,以引入共享單車滿足市民的需求。不過,如果共享單車在三四線城市同樣“圍城”,重拳打擊也是不可避免的。而除了政府部門外,共享單車也被市民“圍剿”。很多市民或者保安等從業者,自發對共享單單車進行整理。但很顯然,面對海量的共享單車,僅僅靠市民的自覺,還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畢竟沒有經過專業的引導。
如果共享單車如果繼續野蠻生長下去,遭遇到的將不僅僅是“重拳”,而是“火箭炮”!在被全民窮追猛打的情況下,共享單車企業應該考慮到底應該怎么做去挽回民心。別以為自己的初衷是低碳出行、綠色出行,也別以為將單車隨意投放就高枕無憂,后續還要做的事有很多!建立完善的投放、擺放、維修、回收等一系列規章和機制,已經勢在必行。
高科技只是基礎,與社會相契合才是目標
共享單車作為近兩年最閃耀的細分項目,其實很有意思。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上,發展速度超快,而且將自身標榜為高科技企業。無論是單車上搭載的日新月異高科技技術——定位、開鎖,還是各自所謂的大數據挖掘、人性化服務等,都是吹得天花亂墜。
但讓人無語的是,那么多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閑置變成垃圾堆時,所謂的高科技怎么就“失靈”了呢?還是說,所有的高科技都是為了money,而將公共資源就當成了能隨意折騰的“自家后花園”?
共享單車要想擺脫被全民“圍剿”的命運,就必須變身成為具有公德心的企業。通過一系列舉措,完成與社會相契合的終極目標,成為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這樣,共享單車才算是有利于民。(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