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說一口莊重嚴肅的天津話?

    一說到天津,除了霍元甲和煎餅果子,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哏都”這個稱號。天津人說話好玩,他們就好像自帶曲藝基因,再加上天津人嗓門大還能說,就差瓜子茶水小板凳伺候著弄個相聲專場了。為什么天津話會這么可樂又那么特別,他們到底說的是哪兒的話呢?

    接下來你將看到:

    ●天津話怎么那么好玩

    ●會說天津話的天津人并不多

    ●天津話的祖宗是安徽宿州

    一來北京就不會說天津家鄉話的值班編輯丨Morris

    天津話怎么那么好玩

    -+-

    天津人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貧,只要張了嘴就滔滔不絕。這跟天津的歷史有關系,天津自古碼頭文化十分昌盛,一直有九河下梢之稱,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讓天津的海運十分發達,而在晚清時期,天津又成為通商口岸,大量外國人在天津建立租界,使得天津更加繁華。

    ●民國時期的天津碼頭

    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做生意,很多都還是外國人,天津人民當然要見多識廣、能說會道才能活得下去。這也就造就了天津人民能說還幽默的形象。當然天津人說話也確實是有意思。

    就像全中國人民在《鄉村愛情故事》和趙本山的小品里學會了東北話一樣,人們熟悉天津話也多半是因為馬三立的相聲和《沒事偷著樂》、《楊光的快樂生活》等影視作品的傳播。

    天津人說話有特點,首先他們特別客氣,不管他多大歲數你多大歲數,只要你是女的,他多半就會叫你一聲姐姐。剛到天津的小姐姐們還不習慣呢,聽完總會抱怨一句,我才多大啊,你就管我叫姐姐。這就是個稱呼,跟山東人見人就叫老師,東北張口閉口就叫美女帥哥一樣。

    天津話用詞比較特別,比如,在天津話里管女生化妝叫“捯飭”,賴著不走叫“起膩”,求人叫“央該”,炫耀叫“顯唄”。不過這只是一小方面,要說用詞獨到,很難說天津話超過

    東北話。

    受曲藝的影響,天津人說話往往言辭犀利、富有創意,不時的在說話中還帶著損人和自嘲。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說話的過程中使用哎、嚯、嗨這樣的語氣詞,所以聽他們說話很像是聽評書或者說相聲,當然北京話也有類似的特點。

    天津人說話咬字也跟普通話有區別,zh、ch、sh統一讀成z、c、s,就比如要把“生活”讀成“seng huo”,且重音要讀到第二個字。也要在韻母之前加“n”,就比如“愛你”一定要讀成“耐你”才有天津味。

    當然,導致天津話最為與眾不同的還是它獨特的語調。在天津話中,一聲的讀音要比普通話起音低落音更低,而二聲和三聲則會上升一點聲調,就比如“菊花“要讀成“居花”,“鉛筆”要“鉛鼻”。而且,尾音的時候要有升調的感覺,把整個句子升華一下才算完美。

    語調變化多端,聽起來就會格外有趣,不信你隨便用不同的語調說句話也是很逗比的。

    會說天津話的天津人并不多

    -+-

    天津話這么好玩,不過會說的人并不是太多,如果沿著天津市區向郊區走,你會發現口音的變化簡直像到了另一個省份。

    郊區的天津人民根本不會操著一口流利的哏都話和你侃大山,尤其是往天津東北方向走走。那兒的人說的話就非常類似唐山話了,就是趙麗蓉老師在小品里說的那種。

    現在大家所認為的天津方言,只是天津市內六區(河西、河東、河北、和平、南開、紅橋)和西郊大部分、東郊小部分居民的方言。這些地方,由于被擠在大部分非津腔地區的包圍圈里,所以反而形成了一個方言島。

    ●天津市方言分布略圖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在天津只有一小撮人講的是正宗的天津方言。其余的地方,都被河北山東北京方言霸占了。所以,想聽正宗天津話,只能跑去經濟發達的市區。

    這么奇怪的現象是怎么出現的,這一小撮的方言島又是

    怎么形成的呢?

    當然跟移民脫不了關系。

    明朝開始,各路民眾就愛往天津跑。從朱元璋到建國后,天津的移民一直不斷。而近百年來,由于戰亂的影響天津的人口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擴張(分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之后)。

    這段時間內,大量外地人跑到天津發展。而且,天津靠海而生,從古至今海上貿易十分發達,且被設為通商口岸。這些原因,形成了與周圍地區方言截然不同的天津話。

    ●英法等國在天津建立的紫竹林碼頭

    天津話的祖宗是安徽宿州

    -+-

    那如今的天津話到底是跟哪的方言融合形成的?中國還有哪的人跟他們說話類似嗎?

    這還得接著剛才的移民說。異地從軍這種事情,并不是如今的專利,在明朝朱元璋時期就開始實行了,當時大量的南京軍官收到命令萬里迢迢的跑到華北地區報效朝廷。

    明朝政府要求異地從軍,軍人家屬也都得跟著。所以,軍官們拖家帶口的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這么大的動靜也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大移民。

    這跟天津有嘛關系?

    當然有,為嘛天津還叫天津衛?因為“衛”是明朝軍事建制,通俗說,天津衛就是為了保護京城而設立。守城當然要有士兵,許多從安徽、江蘇來京的士兵都安家在天津衛。

    《天津人口研究》中有數據顯示,明朝永樂年間來天津三衛的309名軍官中有45.31%來自安徽和江蘇,他們還都帶了家屬。

    你以為只有明朝這樣?錯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天津衛的軍官們依舊如此。雖然早就改朝換代,可是在天津駐扎的軍官們的祖籍還是沒變的。

    ●康熙年間來自明代南京地區的軍官仍占接近半數

    從上面的一堆論證中都可以看出:異地從軍和大移民對天津話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也就是說,如今的天津話就是移民軍官們的方言和天津周邊方言的結合體,而明朝的皇帝也是從南京來的啊,南京口音(江淮官話)當然有不凡的影響。

    清朝中后期天津衛改為州,天津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發展,來到天津的移民也越來越多,所以最初的天津話也受到了周邊方言的影響,逐漸的演變成了

    現在的天津話。

    當然,光進行推理也是沒用的。在天津方言方面頗有造詣的李世瑜先生曾進行過實際走訪。1986年,李世瑜先生在天津看到了“鳳陽雜技團”的演出,覺得他們的口音和天津話相似。于是他帶領團隊南下想探究天津話的起源,先在鳳陽、蚌埠一帶徘徊考察,不過并沒有什么發現。

    但是,當他們到達固鎮的時候,卻發現固鎮人民的口音和天津話幾乎一毛一樣。當然,固鎮的地方有點小,說天津話完全來自那里不太實際,于是,專家們又進一步進行了調研,最后發現,宿州話和固鎮話及其接近。

    ●固鎮距宿州的距離十分近

    所以可以確認,天津方言的“祖宗”就是來自以宿州為中心的廣大淮北平原。

    不過宿州話的知名度可沒有天津話高,好玩程度也是遠遠比不上。看來,現在的天津話這么好玩還是跟后來和其他方言的融合以及海河邊上特有的市井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不管怎么說,由于相聲曲藝的傳播、影視劇的影響和天津人愛說幽默樂呵樂呵得了的性格,已經讓人們對天津有了深刻的印象,天津哏都的這個標簽算是實實在在地貼上了。

    參考資料:

    1.王臨惠:《天津方言陰平調值的演變過程——兼論天津方言的源流關系》,《中國語文》,2012年第1期

    2.王臨惠,支建剛,王忠一:《天津方言的源流關系芻議》,《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3.李世瑜 ,韓根東:《略論天津方言島》,《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

    4.郭紅:《論天津方言“了”的語法特點》,《南開語言學刊》,2009

    5.譚汝為:《天津方言的源流、文化特質及其對天津城市性格的影響》,《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

    • 發表于 2017-09-01 00:00
    • 閱讀 ( 62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