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古代戰場上的大象,真是為了戰爭而生嗎?

    在《權力的游戲》第七季的最后,瑟曦女王講到了自己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黃金團”。從瑟曦女王自信滿滿的語氣中,似乎黃金團儼然成了她大殺四方的大殺器。不過從她對詹姆的炫耀中透露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這支大名鼎鼎的黃金團竟然還有戰象!雖然尚且不知《權力的游戲》的劇組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黃金團形象,但是戰象加入到維斯特洛的戰局確實值得一看。

    ▲插畫中的黃金團

    提到戰象,似乎會引發一個極為“薛定諤式”的問題,戰象到底戰力幾何?關于戰象的實際戰斗效果一直是人們爭論焦點,在中國,許多有戰象參與的著名戰役中,戰象的表現大多是一種被刷人頭的狀態。不過即使如此,戰象卻依然在很長時間,被很多國家和地區視為自己重要的殺器。那么戰象究竟是技驚四座的大殺器,還是紙老虎而已呢?

    ▲東南亞國家的戰象

    說到戰象,首先要說明的是野生大象的分布,由于古代養殖環境下無法對養殖的大象進行人工繁殖育種,因此戰象的象源必須依賴于野生的大象。在森林和草原覆蓋面積遠高于現在的古典時代,大象的分布從中國的華北平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的敘利亞和北非。因此古典時代的敘利亞、波斯,以及北非的迦太基,他們實際上都是有本土的象種可供使用。如果不是最后的猛犸象群被北美的印第安人最終趕盡殺絕,甚至美洲也可能會出現戰象這一兵種。在中國的商代,戰象也是大量使用的正式兵種,其象源正是華北地區森林里生活的野生大象。

    ▲古典時代的戰象

    既然在古典時代的野生大象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動物,那么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如此多的國家都會使用戰象。不過野生大象分布的如此之廣,不同的象種之間必然也有著較大的差別。在亞洲地區最適合作為戰象使用的,莫過于生活在印度和東南亞、中國西南的亞洲象,這種象比當時的北非象要更加的高大,而與敘利亞地區的敘利亞草原象相比則數量更多、更加容易捕捉馴服。也因此,在當時的古印度是古典時代擁有戰象最多,并且使用技巧更加嫻熟的地區。

    ▲古印度的戰象

    不過真正讓戰象在世界戰爭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死后的繼業者戰爭,這些曾經的伴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征戰四方的將軍們,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后立刻為了爭奪大帝的遺產而兵戎相向。為了能夠不惜一切加強自己的軍隊,這些繼業者們不遺余力的開發他們轄區內的軍事技術,而戰象自然不會被他們所忽視。不過繼業者們對于被征服地區的軍事技術,也是經過消化和改良之后才加以使用,戰象自然也是如此。古印度雖然擁有的大量的戰象,但是這些巨獸和乘坐他們的士兵,無論是防御還是攻擊手段都極為的匱乏,這也就是為什么這些巨獸在亞歷山大大帝的大軍面前如此的不堪一擊。

    ▲繼業者戰爭時期塞琉古的軍隊

    到了繼業者時代,以塞琉古為首,他們將自己的戰象在古印度和波斯戰象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魔改,為了提高戰象和士兵的防御力,他們不僅給戰象披上了沉重的金屬鎧甲,并且還放置了小型塔樓用以保護士兵,而身著鎧甲的士兵也由古印度戰象的三到四人增加到了四人甚至更多。作為武器,戰象的象牙上被套上了尖銳的金屬套用以殺傷敵軍,而士兵們則使用標槍與馬其頓式長矛還有弓箭進行作戰。

    ▲暹羅戰象圖

    可以說此時繼業者的戰象軍團完全算得上是古典時代最強大的兵種,沉重的鎧甲與長矛標槍,讓這些巨獸變得刀槍不入所向披靡。不過繼業者對于戰象的使用實際上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戰象本身的使用壽命。戰象的脊椎負重能力實際上極為的有限,這也就是為什么古印度人不惜讓騎手幾乎是處于零防護的狀態。戰象所批覆的重甲,對于戰象本身體溫也造成了很大的問題,嚴密的金屬包覆讓這些大象的身體難以散熱。這兩點無一例外都會對戰象造成致命的影響。可想而知,在當時繼業者戰爭的戰場上,這些具有高智商的動物實際上是處于一種何等痛苦的狀態,其易怒和不穩定的表現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長時間過度負重,脊椎變形的大象

    不過使用戰象的當然不只是繼業者的戰爭。在這同時及之后,羅馬和皮洛士以及迦太基的戰爭中,戰象也都被大量運用。不過戰象本身的承重能力和增加防御攻擊力之間的平衡,確實是一種難以抉擇的矛盾。如果盲目的給戰象增加負重,其結果必然是造成戰象的不穩定,對于整個軍隊都會是嚴重的威脅,但是如果忽視防御,又會讓這些本來就容易被激火的龐然大物變的脆弱不堪。一個相對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放棄對于戰象本身的防護,這樣雖然對于戰象背部造成的壓力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至少不會讓戰象因為炎熱而急躁。

    ▲迦太基戰爭中的戰象

    迦太基戰爭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漢尼拔戰爭,不過由于前期對阿爾卑斯山的翻越,以及羅馬人成功找到了對付迦太基戰象的秘訣,因此戰象在迦太基人的戰斗中并沒有什么出色的表現。伴隨著羅馬對于地中海地區的征服,加之環境的破壞,戰象在地中海地區逐漸消失。

    另一個使用戰象較多的則是作為羅馬死對頭的薩珊波斯。不過波斯人對于戰象的使用,基本上是一種繼業者的減重版,可謂泛善可陳。

    ▲高棉的戰象

    對于戰象使用頗多的還有東南亞地區,而中國西南由于與東南亞地區交流頻繁,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出現的戰象極有可能大多都是這種東南亞式的戰象。這種東南亞戰象一大特點是成員較少,大多都限定在三個人左右,雖然乘員防護尚可,但是戰象本身的防護則完全放棄。顯然這種做法也是旨在為大象減重,并且避免大象因為悶熱而煩躁失控。如果中國的戰象也是如此的話,倒是可以解釋為何中國軍隊對付戰象的時候都喜歡往大象本身發起進攻,畢竟缺乏防御而又龐大的戰象,確實是一個容易攻擊的目標。

    ▲莫臥兒帝國的戰象

    伴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火器對于戰象的傷害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雖然戰象可以通過訓練來避免因為火器的聲響和火焰而陷入驚恐,但是火器對于戰象的實際傷害則只能依靠厚重的金屬鎧甲來進行防護。將戰象的使用推向極致的莫過于莫臥兒帝國。雖然給戰象和乘員披上沉重的鎧甲是出于實戰需要而進行的裝備,但是出于避免給大象造成了太大的負擔,莫臥兒帝國戰象上的乘員基本都被限定在了兩人左右,而且他們沒有舒適的塔樓,而是直接坐在戰象的背上。武器方面,莫臥兒人會在戰象上使用長矛和火槍,而且戰象的象牙上一般也會套上金屬來增加攻擊力,并且象鼻上時常也會裝上鐵鏈來增加破壞力。

    ▲莫臥兒帝國的戰象

    沒有一種動物生來就是為了戰爭而誕生。戰象作為一種坐騎,相對于戰馬來說最大的劣勢便是無法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下進行繁殖。伴隨著人類戰爭上千年的戰馬,是人類一代一代育種而成的戰爭兵器,然而戰象一代一代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無論哪個國家的使用者,都只在戰象的裝備問題不斷權衡,直到這個物種徹底無法適應于更大的戰場。因此戰象作為一種武器,真正的弱點,實際上只是每一頭大象,都并不是為了人類的戰爭而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明憶,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發表于 2017-09-19 00:00
    • 閱讀 ( 107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