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唐朝以來,歷史上的日本
終日對天朝的領土虎視眈眈
打不贏就抱大腿
抄文字、抄衣服、抄皇宮…
可以說是hin不要臉了!

一個小嘍啰有什么膽量
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大佬?

咱們今天就來聊聊
歷史上的那些中日戰爭
總的來說
中國和日本總共掐了五回大架:
1、白江口之戰
(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
結果:勝
2、元日戰爭
(1274年至和1281年)
結果:敗
3、明朝萬歷援朝戰爭
(第一次:1592年4月—1593年7月
第二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
結果:勝
4、甲午戰爭
(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結果:敗
5、抗日戰爭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結果:勝
從地理位置上看
朝鮮夾在中日中間
中日每一回掐架都不是兩兩PK
而是中朝日三家斗地主

第一仗:
白村江海戰
公元663年,唐朝還非常牛逼
中日第一次在白村江(朝鮮海邊)
干了起來
所以故事還得從朝鮮開始說起
那時候日本不叫日本,叫倭國
后來覺得難聽才改了
"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新唐書·日本傳》
朝鮮也不是朝鮮,而是分成三塊:


朝鮮這三兄弟老是掐架
卻又怎么都弄不死對方
于是開始外出找隊友
新羅老被揍,投靠了大佬大唐
倆人合伙胖揍百濟和高句麗
百濟這貨被打殘了,投靠了日本
于是雙方各自組成了2V2的戰隊

兩隊在朝鮮海邊展開了初次較量
過程沒啥好說的,憑大唐的實力
輕松吊打,取得首殺
倭人嚇得屁顛屁顛跑回家
之后便開啟了打不過就抱大腿
全民學習抄襲模式

第二仗:
元日大戰
大佬元是個身強體壯的白羊座
周邊小弟都低頭了
也想著讓日本低頭
還兩次派小弟高麗勸日本跟大隊

日本接受了大唐文化熏陶以后
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牛
并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于是大佬元親自動手抄家伙
前往日本去胖揍
就在馬上要取日本水晶時候
竟然敗給了——
臺風!!!

大佬元不甘心
于是第二次又沖了過去
結果第二次臺風又來搞事
差點吹得元軍全軍覆沒
所以說,打架別沖動
出門前一定要看
天氣預報

第三仗:
明朝萬歷朝鮮戰爭
日本被大唐教訓過以后
安分守己了一千年
(畢竟第二仗打的不是日本,是臺風)
直到明朝萬歷年間
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
稍微發育,又想搞事情
結果又是先找朝鮮同學捶一頓
天朝第一時間就趕過來罩小弟!

在大佬明的照顧下
中朝兩國,一個水上一個陸地
胖揍日本
日本搞事不成
中國就勸這臭小子臣服
誰知這日本急了眼又沖出來打

結果打到一半
豐臣秀吉一命嗚呼病死了
日本沒了大佬還打個啥?
直接退兵回家種地得了
豐臣秀吉死后,由德川家康接盤
德川幕府想拉攏巴結大明
結果大明沒鳥他

德川幕府后來也像大清一樣
實行閉關鎖國
中日兩國風平浪靜兩百多年,直到…
第四仗:
甲午戰爭
此時的清朝,打了個瞌睡
可以說是慈禧的天朝
全世界都趕來欺負
日本呢?
剛剛搞了套明治維新,國力大增
(明治維新:抄工業、抄經濟、抄制度等
瘋狂向西方爸爸低頭學習)

和以往一樣,日本心機婊稍微發育
又想搞事情
于是又去搞朝鮮同學
天朝二話不說就跑來幫忙
這時的日本還干不過天朝

日本見打不過就示弱
忽悠天朝簽了份合同:
《中日天津條約》
規定兩家同時從朝鮮撤兵
以后出兵朝鮮須互相吱一聲

簽完以后
日本趕緊回家猥瑣發育
天朝也不輸日本
建了支牛逼轟轟的北洋水師

建完以后就撒手不管了
慈禧寧愿砸錢給搞生日趴
都不愿保養
十年后,日本趁著朝鮮爆發起義
天朝趕去關懷小弟
突然反水

這一仗發生在1894年甲午年
也就是甲午戰爭
結果大家都知道
清朝水陸兩邊都被完虐
以至于引發沉痛的歷史教訓
第五仗,抗日戰爭

縱觀整個中日戰爭史
中國三勝兩負
每次日本都是趁著中國打瞌睡偷襲
可以說是非常猥瑣了!
【喜歡歷史百科小知識,歡迎關注:朕說】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