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跳水公主”郭晶晶作為人母一直堅持給兒子喂母乳,最近,她參加公益活動支持母乳喂養,并向市民呼吁保衛母乳喂養的文化。那母乳喂養到底好在哪里呢?

【母乳喂養的歷史發展】
從生物進化和生態平衡的角度看,母乳喂養是哺乳動物延續的基本生理現象,母乳是寶寶出生后第一個唯一適宜的營養源。人類對母乳喂養的認識和態度在歷史上經歷過若干不同的階段:
我們從舊石器時代起的史前文物中看到早期人類歷史中對母乳喂養的崇敬。在猶太人的法典里就有明文規定:“新生兒必須哺乳24個月,不得提前斷奶”。
文藝復興時期,由于美學觀念等原因,上流社會婦女不愿自己哺乳,因此聘用奶媽代自己哺乳,但是這種行為受到了當時社會道德的譴責。
17世紀荷蘭共和時期,母乳喂養成為公民責任。18世紀法國盧梭倡導,達到社會改革目標的標志是是否進行母乳喂養。到了18世紀末,哺育母乳已經成為宗教般的狂熱。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母乳喂養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從高母乳喂養率、下降、再上升的規律。
【母乳喂養的分類及定義】
母乳喂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喂養嬰兒的方式。我國學者將母乳喂養分為以下3類:
(1)完全母乳喂養(Full Breastfeeding):母乳分泌量充足,不加任何代乳食品,嬰兒體重持續增加,生長發育正常,包括純母乳喂養和幾乎純母乳喂養。
(2)部分母乳喂養(Partial Breastfeeding)或混合喂養(mixed feeding):母乳分泌量少,嬰兒表現有饑餓感,必須添加代乳食物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其包含高比例母乳喂養、中等比例母乳喂養和低比例母乳喂養3種狀態。
(3)人工喂養(Artificial Feeding):母親無奶,用其他代乳食物喂養,被稱為人工喂養,其中也包括象征性母乳喂養的狀態。
【母乳喂養的益處】

哺乳動物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給幼體哺乳而得名,人類乳汁中含有促進人類大腦發育的各種營養素、預防疾病的免疫球蛋白等,并隨嬰兒成長速度、行為和需求不斷變化,目前在其中檢測到400多種營養元素。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營養源,無法被任何東西代替,總結各項研究得出母乳喂養有以下好處:
(1)母乳含有嬰兒所需要的豐富營養,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優質乳,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健康成長,可促進嬰兒腦發育,尤其對促進嬰兒視神經發育大有幫助。
(2)母乳營養均衡、配比最佳,易于消化吸收利用。
(3)母乳中含有大量嬰兒需要的抗生素,能抗感染和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免疫力。
(4)產后立即母乳喂養可以促進胎盤娩出,減少產后出血,有利于產婦恢復身體健康。
(5)母乳喂養延長了母親生育期,降低了絕經前患有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6)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具有防止兒童患乳糜瀉(一種免疫疾病,由于食入小麥麩皮或黑麥和大麥中的一些蛋白質引起) 的作用母乳喂養可降低嬰兒急性感染的發生,比如腹瀉、肺炎、耳部感染、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腦膜炎和尿路感染。研究還證實,嬰兒期的母乳喂養有利于青春期或者成年后保持相對較低的血壓和血清總膽固醇,以及相對較低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者肥胖發生率,防止成年后心血管、腦血管等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
(7)母乳還具有溫度適宜,喂養方便,價廉物美等優點。
(8)母乳喂養有利于增進母子情感。
(9)吸吮母乳的運動,增進嬰兒臉部形狀的完美。
【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
初產婦對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不甚了解,在喂養小孩時出現很多問題,在這里總結正確母乳喂養的經驗如下:
(1)哺乳前的清潔:產婦哺乳前,應先給嬰兒換去濕尿布,后洗凈雙手。第1次給新生寶寶哺乳時,產婦應用熱毛巾擦洗乳頭、乳暈,再以清水洗凈,以后每次可用脫脂棉蘸溫開水擦凈奶頭、乳暈;哺乳前,先擠出幾滴奶,將乳腺管頂端的臟物排掉。
(2)哺乳的姿勢:將嬰兒抱起,產婦可取臥位、坐位或站立,以自覺舒適為宜。一般建議產婦在分娩后的第1天取側臥位哺乳,這時使寶寶的身體與產婦面對面,躺在產婦的胳膊上,鼻頭對著產婦的乳頭,產婦用手護住寶寶的臀部。哺乳時,產婦應使嬰兒含住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還應用手將乳房以C字形托起,而勿用手夾著乳頭往孩子嘴里放。同時,應避免乳汁由寶寶的耳咽管進入中耳而致中耳炎。一般寶寶出生一段時間后可取坐位哺乳。如在床上坐位哺乳,可在腰背部和膝下放1-2個枕頭,以盡量緩解疲勞。還可選擇坐在沙發這些比較舒服的地方哺乳,可拿枕頭墊在腰背部和嬰兒下面,或一只腳踏在小凳子上,使大腿抬高,使嬰兒斜身躺在產婦腿上,頭枕在產婦的胳膊上,一只手托著寶寶的臀部,使寶寶的肚皮和產婦的肚皮緊貼著,寶寶的鼻頭對著產婦的乳頭,產婦另一只手托著乳房,將乳頭放入嬰兒口舌上,使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及乳頭,能自由地用鼻呼吸。產婦在托乳房的同時應用食指、中指輕夾乳暈兩旁,以免嬰兒吸乳時流乳太急,嗆入氣管。
(3)哺乳的時間:產婦每次哺乳時間以15-20min為宜。哺乳時應做到兩側乳房輪流排空,每次應先吸空一側,然后再吸另一側,下次再從另一側開始吸起,輪流交替。哺乳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寶寶吃空奶即會吸進較多空氣,易引起腹疼或嘔吐。
(4)喂畢的拍打:每次喂畢,產婦要將寶寶抱起,伏在自己的肩上,臉向外側,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也可讓寶寶坐在產婦的腿上,一手托住頭,另一手輕輕拍打背部,使寶寶打嗝,排出胃內的氣體,防止吐奶。
【關于母乳喂養的建議】
母乳喂養對嬰兒健康生長至關重要。母乳對嬰兒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的作用是其它代乳品所無法替代的,不僅適合嬰兒營養需求,減少營養不良的發生,還可以預防許多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產婦喂養嬰兒有如下倡導:
(1)分娩后30分鐘內開始母乳喂養,寶貝滿4個月后,不論母乳量分泌多少,為寶貝添加輔助食品,如蛋黃、菜泥、淀粉類食物等,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以預防貧血和其他問題產生。
(2)實行母嬰同室,讓寶寶和母親一天24小時在一起;母乳喂養按需進行,不分晝夜。
(3)不得使用奶瓶、人造奶頭或安慰奶嘴。
(4)產婦在產后應科學合理的膳食,早進食富含鈣、鐵、維生素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早活動,堅持做好早接觸、早吸吮,正確的含接吸吮,促進和保持乳汁的分泌。
(5)產婦應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不要過早節食,避免母乳分泌不足。
臨床工作中也會有處于某些特定情況下的嬰兒和母親,在考慮進行或者終止母乳喂養時,需要權衡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人工喂養帶來的風險,比如早產兒的母乳喂養、母乳性黃疸嬰兒的喂養和乙型肝炎母親的母乳喂養等都應及早尋求醫生的指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