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對于罪行,大腦是如何進行判斷的?

    一個罪人應該受到什么樣的刑罰?是火燒、掛起來鞭打?還是流放?一項新研究發現,大腦幾個腦區會在腦中進行思想斗爭最后決定一個有罪之人嚴厲程度適中的處罰。

    通常情況下人們需要及時而嚴厲的懲罰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尤其是一些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的罪行或者對別人描述一些可怕的犯罪細節的人。但是大腦的某些特定區域能夠在不管事件多么令人震驚的情況下,通過直覺預測到某件事是無意的傷害。

    科學家通過實驗了解了大腦是如何下出一些合理結論的,實驗涉及30名參與者。研究員讓他們看一系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造成危害的場景,危害分四個等級:死亡、傷殘、人身攻擊及財產損失。這些場景有一半被志愿者確認為蓄意傷害,另一半則被認定為無意造成的。在志愿者看相關圖片的時候,他們的腦部圖像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拍了下來,以確定他們在做出判斷的時候是哪些腦區在活躍。

    一個場景的圖片解釋是:“Steve突然跌落到巖石上,劇烈的撞擊幾乎使他全身每一根骨頭都斷裂。尖叫聲被嘴里不停漫出的血沫吞得模糊不清,最后失血過多而亡。”科學家們發現,像這樣可怕的死亡描述比缺乏感情的描述性話語更容易讓志愿者對罪犯要求更嚴厲的處罰,但是再嚴厲也還有一個度。

    研究參與者、波士頓哈佛醫學院博士后研究員Michael Treadway說:“這只在志愿者被我們誤導為這個死亡事件是蓄意的才有用,當事件是一場意外的時候不論語言多具有暗示性和挑撥度都不會引起他們的這種反應。”也就是說,在剛剛的這個攀巖例子里,如果是Steve自己沒有抓緊繩子而出了事故,而不是同伴把繩子解開導致的,志愿者們就不會認為同伴需要受到刑罰。

    志愿者的腦成像數據表明,當死亡被認定為有意的,與喚起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比如杏仁核會跟著圖形的解釋語言而被激得活躍起來,同時情緒相關腦區也會和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在決定做出何種懲罰時至關重要)有更強的聯系。而當死亡是無意造成的,Treadway說:“杏仁核不會對圖像語言進行反應,似乎被其他腦區調節了。”

    顳中回就是那個抑制杏仁核對最開始的情感沖動的腦區,妨礙了情緒對人們決策的影響。范德堡大學心理學教授René Marois說:“這次實驗所得結果基本上是令人欣慰的,人類體驗的一個基本方面就是對有害的行為進行懲罰,哪怕被害人是你完全不認識的人。同樣重要的發現是,當我們認識到危害是無意中造成的時候,懲罰被告的沖動會及時剎車。”

    研究員們在報告中寫道:這種情緒沖動需要得到“監管網絡”的控制,而不是簡單地由大腦的一個腦區來踩剎車。這項研究不僅指的是犯罪的社會影響,也涉及了解決沖突社會的互動。

    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結果沒有跨越文化和時間也不能妄自說一些相關聯的理論,因為在世界很多地方,人們會對看似微不足道的罪行施以嚴懲,比如從挨餓的人偷了塊面包就得砍手。Treadway推測,對某個場景的是否有罪及其嚴重程度的感知應該跟文化也有關系。  

    (編譯:小笨;via Livescience)

    • 發表于 2014-08-09 00:00
    • 閱讀 ( 11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