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是柬埔寨北部的一座寺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占地203英畝(82萬平方米),大部分已被叢林所占據。吳哥窟是一座獨特而著名的寺廟,甚至出現在柬埔寨國旗上。這座寺廟被認為是高棉人的建筑,覆蓋著華麗美麗的雕刻,展示了...
吳哥窟是柬埔寨北部的一座寺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占地203英畝(82萬平方米),大部分已被叢林所占據。吳哥窟是一座獨特而著名的寺廟,甚至出現在柬埔寨國旗上。這座寺廟被認為是高棉人的建筑,覆蓋著華麗美麗的雕刻,展示了高超的技藝。

這是一塊用來建造吳哥窟的砂巖。
該遺址位于暹粒省,就在這個名字的小鎮的北面。這個寺廟建筑群位于一個長方形的島上,有一條堤道通向它,朝向一個不尋常的、向西的方向。吳哥窟是用砂巖建造的,上面覆蓋著許多砂巖雕刻。此外,里面的裝飾性雕刻與預期的順序相反。

吳哥窟最初是作為印度教毗濕奴神的寺廟而建的。
吳哥窟有許多獨特的塔樓五座中心塔樓被圍墻和更多的塔樓包圍著,這些塔樓被石頭和樓梯組成的迷宮,為感興趣的游客提供了數天的探索時間。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允許回到叢林中,巍峨聳立可以看到樹木和植物慢慢侵蝕著建筑物。
這座建筑群最初是由國王蘇里雅瓦曼二世(King Suryavarman II)在12世紀修建的毗濕奴神廟。由于寺廟和雕刻的朝向落后,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他的葬禮寺廟除了寺廟,建筑群還包括皇宮和一座城市。大約在14世紀,吳哥窟成為了一座佛教寺廟。盡管建筑群的一些部分已經被廢棄,但其他部分有一座活躍的佛教寺廟。
柬埔寨語高棉語中的"Wat"一詞,意思是學校或學習的地方。許多寺廟都有"wat"的稱號,因為寺廟里存放著教育書籍,僧侶們在那里學習。每年訪問的僧侶和大約50萬游客一起前往吳哥窟。2002年,這個地方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教科文組織鼓勵柬埔寨政府采取措施保護寺廟,并提供資金和專家協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