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實體是信用違約掉期(CDS)的主體,CDS是一種用于投機、套利和對沖的金融產品,賣方為擔心參考實體違約可能性的買方提供保護。該實體不是交易的一方,甚至可能不知道交易已經發生。買方和賣方都將CDS作為管理風險、分配投...
參考實體是信用違約掉期(CDS)的主體,CDS是一種用于投機、套利和對沖的金融產品,賣方為擔心參考實體違約可能性的買方提供保護。該實體不是交易的一方,甚至可能不知道交易已經發生。買方和賣方都將CDS作為管理風險、分配投資的工具,與保險等期權相比,這種金融工具的監管程度較低,對于那些懂得如何有效使用它的人來說,可以帶來更高的利潤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創。政府和公司通常是參考實體。它們發行債券等債務為活動融資,并面臨違約風險,這取決于他們的信用評級、當前的市場狀況和其他因素。債務工具的買家在購買前會進行一個計算好的評估,以決定他們是否認為這是一個安全的投資。此外,他們可以選擇使用CDS將風險轉移給掉期的賣方,而不是保留風險信用違約掉期的賣方在決定發行價格時,確定一個參考的利益實體并確定違約風險。此外,還向持有債務的人提供產品與參考實體相關的債務,他們可以提供所謂的裸信用違約掉期此類交易中的買家實際上并不持有任何債務,而是將掉期作為投機工具,押注一家公司或政府是否可能違約。在合同中確定了具體的金融事件,以確定信用違約掉期何時支付。如果參考實體確實違約,買方可以進行交易在債務中以票面價值計算,或者可以從賣方獲得現金結算。這使得投資者在決定如何管理風險時可以考慮多種選擇。其他投資者可能會將CDS視為獲利的機會,而不必直接持有任何債務工具信用違約掉期最初是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開發的。如果CDS可以用來對沖風險,參考實體可以被視為更安全的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本身就成為了投資實體,而不是伴隨投資的工具。監管不嚴的交易信用違約掉期被認為是21世紀初全球金融動蕩的可能原因之一
-
發表于 2020-08-06 02:49
- 閱讀 ( 1657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