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也稱為人工起搏器,是一種內部醫療設備,用于調節心臟跳動到足以滿足人體需要的頻率。這種類型的起搏器用于心率過快,即心動過速,心率過慢的患者,這就是所謂的心動過緩,或者是由于心臟傳導系統的阻塞而不能正...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也稱為人工起搏器,是一種內部醫療設備,用于調節心臟跳動到足以滿足人體需要的頻率。這種類型的起搏器用于心率過快,即心動過速,心率過慢的患者,這就是所謂的心動過緩,或者是由于心臟傳導系統的阻塞而不能正常工作。植入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極向心臟發送電脈沖,刺激心臟收縮從而調節心跳。植入式除顫器通常與植入式起搏器一起使用,以防止心臟驟停。

Rune Elmqvist和áke Senning1958年在瑞典索爾納的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發明了第一個內部起搏器。雖然外部起搏器從1950年就已經存在了,1958年,在瑞典索爾納的卡羅林斯卡研究所,魯恩·埃爾姆奎斯特和áke Senning發明了第一個內部起搏器。阿恩·拉爾森是他們發明的第一個接受者。這種植入起搏器只持續了三個小時,拉爾森在2001年去世前又接受了25個心臟起搏器。后來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設計由于能源來源的技術障礙,使用壽命并不長。早期的起搏器通常依靠水銀電池,但是Wilson Greatbatch發明的碘化鋰電池大大延長了起搏器的使用壽命,并成為現代植入式起搏器的標準能源,通常可使用5到10年

起搏器被植入患者皮膚表面之下。可植入的起搏器主要有三種類型:單腔起搏器、單腔起搏器和起搏器,雙腔起搏器和頻率響應起搏器。單腔起搏器也稱為心室按需起搏器,有一根導線或起搏導線,可連接到心臟的右心房或右心室。這些起搏器只在必要時向心臟發送電脈沖,或者根據心臟的需要。雙腔起搏器有兩個起搏電極,一個用于心房,另一個用于心室,以便更接近心臟的自然起搏。頻率響應型起搏器,可能是單腔或雙腔起搏器,使用傳感器根據用戶的活動水平調整起搏。植入起搏器的受者不應注意到他們生活方式的顯著變化,雖然有一些事情他們應該避免。起搏器用戶必須避免強磁場,可能會中斷起搏器功能,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或電弧焊。也不建議進行全接觸運動,因為與起搏器周圍的區域接觸會引起嚴重的不適。然而,大多數家用電器和手機都被證明在起搏器接受者周圍是安全的。所有使用起搏器的人都應該接受定期檢查,以確保設備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