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的兩種主要形式是擴散火焰,即氧化劑和燃料逐漸相互擴散;預混合火焰,即氧化劑和燃料預先混合,火焰較短、較熱。擴散火焰,如蠟燭和森林火災中的火焰,主要是紅色或紅色/橙色,反映加熱煙塵顆粒的黑體排放,而預混合火焰則密切...
火焰的兩種主要形式是擴散火焰,即氧化劑和燃料逐漸相互擴散;預混合火焰,即氧化劑和燃料預先混合,火焰較短、較熱。擴散火焰,如蠟燭和森林火災中的火焰,主要是紅色或紅色/橙色,反映加熱煙塵顆粒的黑體排放,而預混合火焰則密切反映燃燒物質的排放光譜,范圍從黃色到綠色。火焰是由放熱化學反應產生的,即,具有凈熱輸出的反應。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吸熱。

用于切割金屬和焊接的氧乙炔焊炬的火焰在5432°F的溫度下燃燒當燃料和氧化劑(通常是空氣或氧氣)在有足夠熱量的情況下混合在一起時,就會產生火焰。我們的祖先從1百萬到180萬年前就開始利用火焰的熱量來取暖和烹飪。意義重大歷史上的轉變,如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的過渡,都是由我們維持給定溫度火焰的能力決定的。

擴散火焰常見于森林火災中,顏色為紅色或紅色/橙色例如,銅,青銅的主要成分,需要1984°F(1084.62°C)的火焰才能熔化。相比之下,蠟燭的溫度為2552°F(1400°C),煤油火炬的溫度約為2372°F(1300°C)。氧乙炔焊炬的燃燒溫度為5432°F(3000°C)。核能產生的核"火焰"太陽中心的反應溫度是24500000°F(13611093°C)。常見的易燃材料包括木材、蠟、脂肪、塑料、丙烷和汽油。這些物質大多是有機的,充滿了能量生物體內產生的化學鍵。就像核連鎖反應一樣,燃燒分子釋放的熱量反過來加熱相鄰的分子,使其分解,進一步釋放熱量。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火焰中的一個重要元素——燃料、氧化劑或熱——被移除雖然火焰是人類利用的最有用的自然現象之一,它也是最危險的地區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失控的大火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摧毀了數千座城市。目前正在進行人道主義努力,為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提供廉價的液晶照明,從而降低火災相關傷害的發生率并節省燃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