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子是從所有生物細胞發出的微弱光發射。光子是光的單個粒子。植物、動物和人類每秒產生100個光子,每0.15平方英寸(1平方厘米)的表面積。光太微弱,肉眼看不見,但生物光子已經被探測到并利用光電倍增管進行驗證。 據說...
生物光子是從所有生物細胞發出的微弱光發射。光子是光的單個粒子。植物、動物和人類每秒產生100個光子,每0.15平方英寸(1平方厘米)的表面積。光太微弱,肉眼看不見,但生物光子已經被探測到并利用光電倍增管進行驗證。

據說生物光子不斷被DNA分子吸收和釋放根據生物光子的主要研究者,德國生物物理學家弗里茨·阿爾伯特·波普所說,光不斷地被每個細胞核內的DNA分子吸收和釋放。這些生物光子創造了一個動態的、連貫的光網絡。這個系統可能負責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整個生物體內的細胞通訊和整個生物系統的調節,包括胚胎發育到預定的形態。生物光子場的激光般的相干性是一個重要的屬性,使其成為以高度功能、高效和合作的方式交換信息的主要候選,使其成為生物過程背后的智力因素的觀點更加可信。意識的一個方面,或者說是意識的近親,盡管這仍然是推測性的生物光子的發射將根據生物體的功能狀態而變化如果癌癥等疾病影響某些細胞,它們會輻射出不同于同一類型健康細胞的光子信號。這樣,生物光子就可以成為評估健康或活力狀態的無創工具。應用范圍可以擴展到其他領域,如檢測食物和水質,檢查化學或電磁污染,或農業試驗,以提高作物對疾病的抵抗力。許多歐洲和亞洲國家的生物物理學家正在從事這類研究。替代醫學的支持者認為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聯系生物光子和自然治療技術。例如針灸是基于操縱或刺激"ch~i"能量——根據中國古代的信仰,這是一種重要的生命力,調節身體功能,并對健康負責。有人認為針灸師使用的經絡或能量點可以觸及生物光子場內的節點線,并進一步假設
所有生物可能通過動態生物光子場連接在一起。1923年,一位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雙質子,并將其命名為有絲分裂射線。盡管Alexander Gurvich教授的發現引發了廣泛的研究,直到1974年,Popp才證明了它們的存在,揭示了它們在DNA中的起源,并隨后揭示了它們的一致性。Popp的生物光子理論為更多的國際研究提供了一條有趣而有希望的道路,這將導致我們對生命、愈合和健康機制的理解取得重大進展,以及我們與周圍世界的聯系盡管懷疑論者把這其中的大部分歸因于偽科學,但研究最終可能會為我們所有人揭示生物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