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堅信物質有三種狀態,而且只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1888年,布拉格大學的奧地利化學家弗里德里希·雷因策(Friedrich Reinizer)正在研究一種似乎不符合他的預期的膽固醇基物質,他試圖確定在熔點方面...
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堅信物質有三種狀態,而且只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1888年,布拉格大學的奧地利化學家弗里德里希·雷因策(Friedrich Reinizer)正在研究一種似乎不符合他的預期的膽固醇基物質,他試圖確定在熔點方面,他發現這種物質在室溫下是一種固態晶體,在293.9華氏度(145.5攝氏度)和353.3華氏度(178.5攝氏度)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熔點。在這兩個點之間,它是一種渾濁的液體,當加熱到第二點以上時,它就變得透明了。雷尼策咨詢了專家奧托·萊曼在晶體光學中,他認識到渾濁的液體是一種未指明的物質狀態,為此他創造了液晶顯示器的名稱液晶是一種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通常,它的分子形狀像板或棒-形狀傾向于向某個方向排列,液晶中的分子順序可以通過將其暴露在電、磁或機械力下而改變液晶有兩個主要的相。在向列相,接近于液體,分子漂浮,但保持有序。在這個階段,當液晶被稱為膽甾相時,晶體可以形成扭曲的結構,并以溫度依賴的顏色模式反射可見光溫度和顏色之間的聯系使它們可以用于溫度計中。另一個相是近晶相。在這個相中,晶體接近固體,呈層狀排列。液晶在層內移動,而不是在層間移動液晶顯示器(LCD)是1963年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大衛·薩爾諾夫研究中心開發的。單色液晶數字手表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制造的,第一臺商用液晶電視建于1988年。上世紀90年代,液晶彩色電腦顯示器開始銷售,2003年銷量首次超過CRT顯示器。隨著LCD技術價格的下跌,2007年圣誕節期間,液晶電視的銷量超過等離子電視或CRT電視
-
發表于 2020-08-22 05:21
- 閱讀 ( 887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