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質,也叫異染色質,是細胞核中的DNA,它被濃縮,有時會被修飾成相對不活躍的狀態。大多數人類DNA在任何時候都處于這種濃縮狀態,這使得它超過6英尺長的長度能夠適應細胞核的微觀范圍不是隨機事件,細胞內的特殊機制根據細胞...
染色質,也叫異染色質,是細胞核中的DNA,它被濃縮,有時會被修飾成相對不活躍的狀態。大多數人類DNA在任何時候都處于這種濃縮狀態,這使得它超過6英尺長的長度能夠適應細胞核的微觀范圍不是隨機事件,細胞內的特殊機制根據細胞功能所需的基因,精心調節核酸的縮合和松弛,這些機制處理包括DNA解旋、基因位點識別和DNA修復等動作,染色質是細胞核中的DNA,它已經濃縮并失去活性染色質的形成通常是通過一個叫做甲基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組稱為甲基基團的原子團被加入到DNA中。這并不是唯一一種能刺激染色質形成的DNA修飾,但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甲基化標志著DNA的某個特定區域目前不應該被讀取或用于任何用途,因此它應該卷曲成它的濃縮形式,直到再次需要。DNA縮合并不是因為甲基化而發生的,因為甲基化與其他蛋白質和分子有關,但甲基化通常是第一步,染色質的形成可能非常廣泛,以致于整個染色體基本上失去活性染色質形成的過程有時非常廣泛,以致于整個染色體基本上失去活性。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動物身上,其中兩條X染色體代表雌性的發育。每個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通過濃縮成染色質而隨機失活,而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害這種X染色體失活是導致龜甲貓毛色隨機斑片的原因;毛色基因在X染色體上,所表達的顏色取決于活躍的染色體。濃縮的染色體,通常稱為巴爾體,可能完全不活躍,但通常會保留一些小的活性。獲取濃縮成染色質的DNA通常是一個雙重過程,包括重組濃縮的DNA和去除先前標志著濃縮的任何修飾。濃縮DNA的釋放稱為染色質重塑,通常發生在千分之一秒或百萬分之一秒。釋放出來的DNA的結構對基因的閱讀和理解非常重要在濃縮的和可接觸到的DNA之間轉換是細胞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而這些轉變在人體內每秒發生數百萬次
-
發表于 2020-08-26 15:31
- 閱讀 ( 1046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