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共和國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位于非洲大陸東南沿海,東面是印度洋,西面是津巴布韋,北面是坦桑尼亞,南面是南非,莫桑比克面積超過30萬平方英里(48.27萬公里),居世界第一36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面積與土耳其相似,僅略大于...
莫桑比克共和國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位于非洲大陸東南沿海,東面是印度洋,西面是津巴布韋,北面是坦桑尼亞,南面是南非,莫桑比克面積超過30萬平方英里(48.27萬公里),居世界第一36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面積與土耳其相似,僅略大于德克薩斯州。

莫桑比克大約30%的居民是穆斯林這個國家有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到4世紀之間。正是在這個時期,說班圖語的人開始從位于該國西部的土地上遷徙,他們主要是農民,而不在農場工作的人往往是鐵匠。1498年,葡萄牙探險家,包括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前往莫桑比克。1505年,葡萄牙人殖民了該國莫桑比克位于非洲東南部沿海,16世紀,莫桑比克和其他東非國家一樣,成為流行葡萄牙語的一部分貿易路線。最終,外國人從沿海進入內陸尋找奴隸和貴金屬到了20世紀,國家的管理主要掌握在私營公司手中,這些私營公司包括莫桑比克公司、尼亞薩公司,以及贊比西公司。負責管理莫桑比克的公司主要由英國控制,并致力于修建通往附近國家的鐵路。此外,這些公司經常向非洲工人支付很低的工資,讓他們在英國殖民地和南非的礦山和種植園工作。在某些情況下,非洲工人被迫服務。在這期間制定的政策旨在為葡萄牙移民提供最高的利益。通常,為了給葡萄牙人帶來好處,忽視了莫桑比克土著居民的需要和國家的經濟健康。二戰后,許多殖民地獲得了脫離歐洲國家的獨立,葡萄牙堅持對莫桑比克的控制,聲稱自己是祖國的一部分,但多年來,該國開始要求獨立,到1962年,一批反殖民政治團體成立,尋求擺脫葡萄牙統治的獨立,接著是零星的戰爭。直到1975年莫桑比克才獲得獨立。一旦獲得獨立,莫桑比克面臨著職業工人少、結構明顯缺乏所造成的混亂局面,莫桑比克解放陣線(Frelimo)被賦予管理國家的任務,尋求引起廣泛的社會變革例如,該國新政府試圖用國營農場和普通人合作社取代私有土地所有權。最終,社會主義變革導致了經濟問題,1983年該國瀕臨破產。在這些問題中,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一個武裝反叛組織挺身而出,內戰很快就接踵而至,1992年10月,在100多萬莫桑比克人死亡和近200萬難民流亡之后,內戰結束,莫桑比克仍在努力從動蕩的過去中恢復過來。該國的旅游業已經開始騰飛,經濟也在增長。莫桑比克人主要是基督教徒,大約40%的人口相信基督,大約30%的人保持著土著人的信仰,另外30%的人相信伊斯蘭教。葡萄牙語是官方語言。然而,班圖人講幾種語言,包括斯瓦希里語,大多數受過教育的當地人講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