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紀是一個地質時期,從3.59億年到2.99億年,它得名于這一時期植物腐爛后留下的巨大的油氣藏。石炭紀是最長的地質時期之一,歷時約6000萬年,現代蜈蚣是生活在石炭紀時期的多足綱動物的后代。石炭紀是第一個有著豐富陸生生...
石炭紀是一個地質時期,從3.59億年到2.99億年,它得名于這一時期植物腐爛后留下的巨大的油氣藏。石炭紀是最長的地質時期之一,歷時約6000萬年,現代蜈蚣是生活在石炭紀時期的多足綱動物的后代。石炭紀是第一個有著豐富陸生生物的時期,包括許多植物、節肢動物,最早的蜥蜴(爬行動物)和突觸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大約在4.2億年前的石炭紀中期進化而來。它們的外表都很像小蜥蜴。當它們被腐朽的樹樁困住找不到出路時,它們就會變成化石木質素最早是在石炭紀之前進化出來的。這些早期的樹木對樹皮的利用非常廣泛,以至于“樹皮”實際上是樹木的大部分,占樹木體積的80-95%,人們認為,在石炭紀(推動了工業革命)期間產生的大量碳沉積來自兩個原因:第一,能夠有效分解木質素的細菌和動物還沒有進化出來,在這一時期的中期,從低海平面開始的廣闊的低洼森林和沼澤地。雖然在這一時期初期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兩棲動物,包括比人類大的兩棲動物,陸生動物群主要以昆蟲等節肢動物為主。在石炭紀,含氧量非常高,以至于節肢動物可以長成巨大的體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個例子是0.3-2.6米(1-8米)(5英尺)萬足綱(千足蟲和蜈蚣的親屬)節肢動物,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無脊椎動物,和獅鷲目(蜻蜓的親屬),翼展達75厘米(2.5英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有一種混合的飲食,其中包括一噸的植物一年來,獅鷲是食肉動物,吃其他昆蟲,甚至小型兩棲動物,與現代物種的角色相反。淺海中生活著各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尤其是腕足類(一種表面上類似于雙殼類的濾食性動物門)和海百合(棘皮動物被稱為海百合)泥盆紀的深海隨著極地冰川的融化和海水的流失而消失。海洋生物正從1500萬年的一系列滅絕中恢復過來,這些滅絕了大約四分之三的海洋物種,其中包括像石斑魚這樣的重要魚類群。在石炭紀中期,還有一次小滅絕事件。和之后的二疊紀一樣,石炭紀對海洋生物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時期,而且大部分活動都發生在陸地上
-
發表于 2020-09-06 23:02
- 閱讀 ( 720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