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什么是光敏色素(Phytochrome)?

    光敏色素是一種存在于大多數植物和細菌中的色素,用于監測光的顏色。植物可以利用這種色素來確定光周期、種子何時發芽、何時開花以及何時制造葉綠體,光合作用中使用的一種關鍵化學物質。光合作用是植物將陽光轉化為營養...
    光敏色素是一種存在于大多數植物和細菌中的色素,用于監測光的顏色。植物可以利用這種色素來確定光周期、種子何時發芽、何時開花以及何時制造葉綠體,光合作用中使用的一種關鍵化學物質。光合作用是植物將陽光轉化為營養的過程。光敏色素也可以用來控制葉子的形狀和大小、種子的長度、葉子的數量,以及種子的最佳長度,以充分利用手中的光線。光合作用是植物將陽光轉化為營養的過程。色素是一種通過反射某些光波和選擇性吸收某些光波來改變物體顏色的物質。例如,想象一下紅色、黃色,藍色的光線照射在一個球上,如果球反射藍色并吸收所有其他的光波,在觀察者看來球是藍色的。光敏色素是一種特殊的色素,有兩種形式:Pr和Pfr,分別吸收紅光和遠紅光,發出從綠色到藍色的色調。紅光和遠紅光是相對較低能量和頻率的光源,與電磁光譜中的其他光波相比。光敏色素是一種感光物質,或者說是一種蛋白質,它能感知生物體上的光并引起反應。它既有蛋白質成分,也有發色團成分,負責吸收紅光的一部分。分子開始以Pr的形式吸收紅光,使光敏色素發生化學變化而變成Pfr。光敏色素的這種Pfr狀態是活性狀態,或植物開始反應過程的狀態,在開花植物中,這種檢測光的方法有助于形成光周期,即對白天和夜晚的反應植物也可以利用光敏色素來改變葉子的形狀和大小,并開始合成葉綠體。這就保證了光合作用能夠最佳地利用手頭的光。監測光也很重要,這樣種子就可以成功地生長,而不必干燥或接受太少的陽光。光敏色素的發現始于對植物光周期的觀察。科學家開始注意到,植物對白天和夜晚的反應不同;有些植物改變白天的生長過程,有些植物喜歡在較短的白天開花,有些植物甚至在夜間光照幾分鐘就停止開花。在20世紀30年代,在貝爾茨維爾農業研究中心,植物學家斯特林·亨德里克斯、生理學家馬里恩·帕克和化學家哈里·博思維克聯手研究這一現象。1948年,光譜儀測試表明,光周期是由一種單一的色素引起的。1952年,試驗表明,植物在遠紅光下發芽停止,而在紅光下又重新萌發。1959年,研究小組對蘿卜種子進行了決定性的試驗,并將這種色素命名為phytochrome。
    • 發表于 2020-09-07 01:57
    • 閱讀 ( 2969 )
    • 分類:科學教育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