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學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引導它們的力。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只出現在粒子加速器的相對論性碰撞過程中,俗稱為"原子粉碎器","粒子物理學也被稱為"高能物理"。物理學家們從1929年開始就以極快的速度將粒子撞擊在一起。 核...
粒子物理學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引導它們的力。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只出現在粒子加速器的相對論性碰撞過程中,俗稱為"原子粉碎器","粒子物理學也被稱為"高能物理"。物理學家們從1929年開始就以極快的速度將粒子撞擊在一起。

核彈是利用從亞原子粒子研究中收集到的知識研制而成的。我們今天掌握的粒子物理學最好的圖片叫做標準模型,它是對"粒子動物園"的一個反應,它是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高能物理實驗中發現的大量不尋常基本粒子的反應。最終粒子數約為31個,包括24個費米子(夸克、電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6個玻色子(其中一個,引力子,還沒有被觀測到),還有一個難以捉摸的粒子負責質量本身的性質,這也是尚未觀察到的,希格斯玻色子。基本上,費米子構成物質,玻色子介導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從你電腦屏幕發出的光是由光子組成的,光子是玻色子。它們與構成你眼球的費米子相互作用。我們周圍的大多數物質只由幾個基本粒子組成:上夸克,下夸克,還有電子。每秒也有50萬億個低質量中微子穿過我們的身體,穿過整個地球,就好像地球根本不存在一樣。中微子,其名字的意思是"小中性粒子,它們是如此的難以捉摸,以至于直到1998年才知道它們有質量。天文學的一個最新領域被稱為中微子天文學,利用巨大的探測器觀測來自太陽和超新星的中微子通量雖然粒子動物園里只有少數粒子構成了我們所熟悉的物質,但粒子物理學通過向我們展示不太常見的變體以及它們如何組合成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使我們對現實的結構有了深刻的了解。可以說粒子物理學對核能的存在負有責任,粒子物理學被認為是最受尊敬的科學領域之一,因為它最終產生了對其他領域有用的見解,比如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