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建造或占用可居住建筑被認為是人類文化的普遍現象。在1991年出版的一本同名書中,人類學教授唐納德·布朗列舉了數以百計的人類共性努力強調人類成員之間的基本認知共性。其中一些人類共性包括避免亂倫、領土歸屬、死亡恐懼、儀式、兒童保育、假裝玩耍、哀悼、分享食物、親屬團體、社會結構、集體決策、禮儀,嫉妒、武器、美學等等。對人類普遍性的更廣泛的認識導致了心理學上的一場小型革命,這場革命開始更多地從人類學和生物學這門較難的科學中獲得投入,而從20世紀無處不在的流行心理學中得到的投入更少。
所有正常人都有兩只耳朵。一只耳朵近年來,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是人類普遍性概念的最偉大的推廣者之一,他著有四本關于人類心靈的書籍。作為進化心理學新興科學的擁護者,平克認為,同樣地,我們都有十個手指、十個腳趾、兩只眼睛、兩個耳朵和嘴巴,在人與人之間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生物學特征,我們應該期待我們的認知特征具有相似的共性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差異就是程度差異,事實并非如此。一組可通過實驗證實的人類共性的存在有兩個關鍵的后果:第一,它使進一步的心理實驗和研究比一些人想象的更有價值。如果我們能夠確定我們之間的共同認知特征及其特征,我們不僅了解當今地球上的每一種人類文化和個人,而且了解那些未來無限期的人類,只要他們的基因組基本上是人類的。第二,人類物種有著比傳統心理學所認為的更多的共同點——盡管我們在認知上有著基本的相似性,但沖突還是會產生,哀悼是人類的普遍特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