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老人家長”已成為幼兒園、中小學門前一道獨特的風景。有數據顯示,近七成老人在照看孫輩,由此引發的隔代教育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不過,多項研究發現,好的祖孫兩代生活,能讓健康加倍。

隔代撫養越來越普遍
如今,隔代撫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普遍的現象。我國素有“幾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傳統家庭文化,加上此前的“獨生子女”政策,更加頻繁的人口流動,隔代撫養更為普遍。來自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2萬多位老人的調查顯示,其中有66.47%的老人在照看孫輩。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于隔代撫養,廣州50%,北京多達70%。還有一份針對2萬人的調查顯示,家里0-3歲的孩子,54%由奶奶帶,23%由外婆帶,也就是說,近80%的孩子是由“隔代”看護。除了兒童,很多青少年也跟老人一塊生活。“老人對待孩子更有愛心和耐心,確實能免去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治療病區孫春云主任表示。
祖孫生活有三大好處
不過,國內外研究發現,好的隔代生活不僅能減輕年輕人的壓力,對老人、孩子的健康也都有好處。
祖孫同堂不易得病。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長輩帶孩子,能夠讓老人、孩子都更加健康。研究者表示,祖孫相處能增進家庭關系,創造融洽的生活氛圍,老人更加積極樂觀,也愿意參加體育運動。與那些不能與孫輩一塊生活的人相比,他們得病的幾率要低兩成。與此同時,孫輩也更加活潑好動,反應力更強。良好的生活環境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況,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隔代照顧孩子更快樂。美國與英國的研究發現,由祖父母撫養照顧的孩子成長更快樂。因為與忙于工作的父母相比,祖父母有更多時間為孩子提供幫助。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倫敦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1500多名孩子調查后發現,祖父母更善于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探討未來、如何在危機中保持良好心態。研究還發現,身體健康、家庭條件較好的祖父母所起的作用更大。
老人帶孩子更安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看,與母親親自看護以及交給托兒所相比,孩子受傷的危險能減少一半。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育中心副主任醫師閆琦解釋說,一方面,老人擁有更豐富的育兒經驗,有更強的安全預知能力。另一方面,老人會投入更多的精力照顧孩子,看護更加精細。
讓孩子了解老、學習老。臺灣《康健》雜志認為,老是每個人都會慢慢遇到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愛他的老人陪伴和照顧,有助于孩子們“認識老、熟悉老、不怕老、愛上老與迎接老”。
老人當好“第三方”
盡管國內外研究發現,隔代撫養好處多多,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于年齡差距大,老人與子女的生活習慣、思維模式、教育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異。專家們認為,規避隔代撫養的弊端,大家應做到以下幾點:
溺愛是最大的禁忌。孫春云說,有時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轉而一切“包辦”了,或者明知孩子有錯也舍不得批評,這容易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溺愛、過分保護是老人最常犯的錯誤,一定要注意避免。
配合子女立規矩。隔代教育只能是親子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替代。老人要將教育孩子的決定權和主動權交給年輕父母。年輕父母更能狠下心建立規則,作為祖父母,在子女管教孩子時,應忍住愛護孩子的沖動,積極配合,幫助孩子形成好習慣
學會當好“第三方”。在隔代生活中,老人應充當父母與孩子的“潤滑劑”,最好保持“第三方”的參謀角色,而不是一切都親力親為。當然,兩代人也一定要多交流彼此的想法,爭取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達成一致。老人也要多了解學習一些現代教育理念。
和孩子一塊看動畫片。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西英俊說,老人可以與孫輩一起看動畫片,這樣既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回答孩子天真的問題,彌補交流的需要,又可以及時引導孩子,避免動畫片中不適宜的內容。其實,老人與孩子彼此陪伴的事情很多,比如一起畫畫、剪紙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