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由于其口味甘甜,營養豐富,受到了很多國家人民的歡迎。因此,蘋果與葡萄、香蕉、柑桔并稱為世界四大水果。
蘋果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得從夏朝說起。相傳夏禹曾吃“紫柰”,西漢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提到“枇杷橪肺,亭柰厚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寫道“涼州有冬柰,冬熟”,柰就是中國古代的蘋果。柰的別名有很多,如林檎、沙果、花紅。柰是中國古代主要栽培的蘋果品種。
可是,柰與現代蘋果有什么關系呢?原來,柰與現代蘋果都屬于薔薇科蘋果屬。但不同的是,柰屬于花紅種,現代蘋果屬于蘋果種。明代《二如亭群芳譜》中記載:“柰,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這樣味道的柰顯然與現代蘋果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中國老百姓常吃的蘋果,其源頭需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87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夫婦把現代蘋果引植到山東煙臺,開始了中國現代蘋果栽培歷史。后來,山東青島和遼寧南部相繼引進國外蘋果品種。一當國外品種引入中國,與當地地理氣候條件相適應后,大面積的栽培種植便開始了。隨著國外蘋果品種的引進,中國古代蘋果便逐漸失去了市場。

如今,中國蘋果的主產區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灣一帶、黃土高原地帶等地。種植品系主要有元帥、富士、嘎啦和金冠等。這些品系的蘋果與古代蘋果相比,果形碩大、色澤明艷、口感爽脆。優良的品質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在全世界90多個種植蘋果的國家中,中國的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
(作者:任久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