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測謊儀如何分辨真話和假話?

    童話故事里的匹諾曹一說謊,鼻子就會長得很長。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一說謊就臉紅,有的一說謊就結結巴巴,有的眼神回避不敢正視對方,測謊儀正是通過記錄人們這些生理變化來測試被試者是否說謊了。

    現代科學證實,人在說謊時,生理上的確發生著一些變化,有一些被肉眼就可以觀察到,如出現抓耳撓腮、腿腳抖動等一系列不自然的人體動作。還有一些生理變化是不易被察覺到的,如:呼吸速率和血容量異常,出現呼吸抑制和屏息;脈搏加快,血壓升高,血輸出量增加及成分變化,導致面部、頸部皮膚明顯蒼白或發紅;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導致皮膚出汗,雙眼之間或上嘴唇首先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顯;眼睛瞳孔放大;胃收縮,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嘴、舌、唇干燥;肌肉緊張、顫抖,導致說話結巴。這些生理參量由于受植物神經系統支配,所以一般不受人的意識控制,而是自主的運動,在外界刺激下會出現一系列條件反射現象。這一切都逃不過測謊儀的“眼睛”。測謊一般從三個方面測定一個人的生理變化,即脈搏、呼吸和皮膚電阻(簡稱“皮電”)。其中,皮電最敏感,是測謊的主要根據,通常情況下就是它“出賣”了你心中的秘密。

    那么,測謊儀具體是怎樣工作的呢?使用測謊儀本身就可以給嫌疑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結合政策教育和使用證據等方法,促使嫌疑人動搖瓦解,交待問題或者說明事實真相。使用時,測謊人員通過反復說明和強調測謊儀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利用嫌疑人對測謊儀的神秘感,使其感到測謊儀是靈敏的,不容欺騙的,擔心如果自己說謊,可能被當場識破、揭穿而暴露自己,從而加重了心理壓力。實踐中,的確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測試過程中或測試后不久就交代了罪行。當然,實際的測謊過程遠非如此簡單明了。一個調查犯罪的測驗可能要花費3~4個小時,而其中用于生理測量的時間僅15分鐘左右,其余大部分時間用于審核問題、測前訊問、解釋程序以及評判和討論測量結果等方面。例如,在正式測量前,測謊者要與被測者進行一段漫長的交談。

    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通過交談和訊問了解被測者的個性和誠實程度,以便最后確定正式測量時的訊問問題和訊問方式;二是向被測者介紹測謊器的“一貫正確性”,使其確信測謊器具有準確的分辨真話與謊言的可靠功能,從而對其產生威懾作用,以消除其僥幸心理。為了讓被測者確信測謊器是不可被欺騙的,測謊者還要求被測者參與一項示范性的驗證。如要他在一副紙牌中隨意抽選一張,然后混雜于其他若干張紙牌中。當測驗者拿著這幾張紙牌依次問他“是不是這張”時,他一概回答“不是!”但測謊者總能正確地指出他所抽選的牌是哪一張,并告訴他這是根據測謊器對其回答時的生理變化的測量結果(實際上,這些牌通常是事先作了記號的)。由于精心設計的問題與測謊主題有不同的關系,對被測人形成不同的心理刺激,從而觸發不同的生理反應,引起一系列生理參量(如肌電、脈搏、血壓、呼吸、心跳、腦電波、聲音、瞳孔等)變化,用儀器測量這些參量的變化,記錄變化圖譜,然后分析圖譜,就可以判斷被測人對問題的回答是“誠實”還是“撒謊”。

    測謊儀能完全測出謊話嗎?實際上,多道心理測試真正依據的是受測者內心對某些事物(如犯罪過程、犯罪情節、現場情況、受害人情況等)的“關心”程度而表現于生理上的反應。有的甚至是以對該事物的“知”與“不知”作為判斷的依據。只要說了假話,測謊儀就一定能發現嗎?不能說所有的謊言都能夠被識破,測謊儀并不是萬能的。一方面,測謊儀能否發揮正常的作用,跟測試的外部環境、被測試者個體狀態、測試師的水平以及問題的設計都密切相關。例如被試者如果有很強的心理素質,能平靜的說出謊話,就能夠通過測謊。

    (作者:吳雪)

    • 發表于 2014-12-24 00:00
    • 閱讀 ( 79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