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開發行是指向特定投資者群體發行新股。通常,這種私募發行的參與者不得超過50人。在某些國家,如果邀請參與的投資者數量超過該國貿易法規規定的一定數量,發行成為公開發行,而非私人發行。 商人對私募發行豎起大拇指,在...
非公開發行是指向特定投資者群體發行新股。通常,這種私募發行的參與者不得超過50人。在某些國家,如果邀請參與的投資者數量超過該國貿易法規規定的一定數量,發行成為公開發行,而非私人發行。
商人對私募發行豎起大拇指,在向公眾發售股票之前,邀請特定投資者購買股票。作為本次非公開發行的一部分,受邀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包括合格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確保股票的安全,必須遵守一定的時間限制。任何未作為這種僅邀請方式一部分出售的股票都可以包括在隨后的首次公開發行或首次公開募股(IPO)中。由于各國對股票發行的規定略有不同,重要的是要確保非公開發行的結構能夠方便地將未出售的股票轉換為隨后的首次公開募股。非公開發行有幾個好處。在許多國家,不同的政策和程序管理著這種私人機會的擴展,與公開發行相比,允許登記要求稍微寬松一些。這種股票發行是私人的而不是公開的,這使得可以創建一份邀請名單,其中包含發行公司認為有興趣和極有可能購買的個人和實體,或者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對公司有利成功的非公開發行有助于公司在隨后的公開發行中進入市場,有時,一旦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公開交易,股票的價值可能會迅速增長。雖然非公開發行通常發生在首次公開發行之前,當公司準備發行額外股票時,公司可以選擇在以后的某個日期創建一個僅限邀請的發行。這類活動的規定通常在公司的內部規章中找到,并且必須遵守業務所在國適用的交易規則恰當地說,發行公司可以利用這一工具迅速從出售股票中獲得所需的收入,同時也可以與一些有可能長期留在公司的投資者建立良好的關系。
-
發表于 2020-09-22 20:32
- 閱讀 ( 892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