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杰克遜早在1986年就被診斷為白癜風。在奧普拉的90分鐘訪談節目中,他也曾經承認自己罹患白癜風。那么白癜風究竟是種什么病呢?
白癜風是以皮膚色素脫失為特征的皮膚疾病。在某些致病因子或精神創傷等因素作用下,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功能紊亂,引起自體黑素細胞損傷,形成局限性的白斑。它甚至會出現在狗和馬的身上。
我的一位家人就患有白癜風。為他求醫問藥,也成了我的份內事。他找到“沙苑蒺藜炒豬肝”的古方,吃大量黑芝麻,拒食富含VC的水果。我不反對他這么做,這至少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不過,我反對他向那些宣稱可以“治愈白癜風”的網站求助,原因很簡單,我們甚至還沒找到白癜風的確切病因。
一般認為,白癜風可能與環境食品污染、飲食習慣、精神因素都有密切關系,因此治療白癜風的難度非常大。常見的療法是紫外線(日光)照射。但近來對這一療法的批評越來越多,過量紫外線能對人體造成損傷。
補充黑色素也是很容易想到的療法,但問題是富含黑色素的食物在體內,不會直接補充到前線———黑素細胞。要想讓黑素細胞工作,只能靠自身去調節。植皮也是一個選擇。1964年就有人提出以此治療白癜風。這種方法確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需配合藥物治療,并有手術治療時機的限定。
如今,我的親戚已經放棄了治愈白癜風的希望,但他的擔心卻并沒有減少———不知道自己可愛的兒子會不會受到遺傳。不過,白癜風是否會遺傳目前仍存爭議。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有近1/3的白癜風患者家族成員中曾患此病。杰克遜的姐姐也被報道患有白癜風。但研究發現,白癜風并非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可能屬多因子遺傳模式。同時,白癜風不是由病毒或細菌的入侵導致的,所以不會傳染。
皮膚癌也讓他感到擔心。不過,白癜風僅是色素障礙性皮膚病的一種,僅是皮膚色素的脫失;皮膚癌這種惡性腫瘤,與長期暴露于紫外線有關。換言之,它們在疾病定義、發病原因和癥狀表現上,無共通之處。患白癜風不會直接誘發皮膚癌。
作為一種與精神因素有關的疾病,心態還是重要的。而我們面前,卻常存在兩種聲音。或者認為白癜風完全可治愈,因此不及時進行治療甚至亂用藥物,從而導致效果不佳,加重病情。或者認為白癜風是“不治之癥”,長期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后依然看不到好轉的跡象,于是放棄治愈的希望。寫到這里,我想起美國名醫特魯多的墓志銘: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整理自新知周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