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孕婦要穿防輻射服嗎?

    流言說:很多從事IT行業的女白領一旦出現流產、不孕等情況,罪魁禍首為電腦等電子設備發出的電磁輻射。有研究表明。隨著生活中電腦、手機、微波爐等電器越來越多,許多孕婦流產、早產、怪胎、死胎的報導屢見報端,防輻射服成了孕婦“多一份防護,少一分危險”的必需品。

    流言百科答: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各種陰極射線管顯示終端(比如電腦顯示器)逐步走入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針對這種新事物是否會影響身體健康的研究逐步開展起來。

    1988年6月出版的《美國工業醫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Medicine)上,來自一家名叫Kaiser Permanente的非營利醫療組織的三位醫生發表了一篇名為《孕期女性使用視屏終端與流產和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概率的關系》的文章。所謂視屏終端(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就是各種電腦和電視屏幕。這三位醫生在1981-1982年間統計了1583名來自美國北加州的孕婦的情況,發現在懷孕頭三個月每周使用VDT超過20小時的孕婦的流產率比不接觸VDT的孕婦高。這只是一個相關性研究,作者在論文中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并不能證明VDT產生的非電離輻射與流產率提高之間有直接聯系,較差的工作條件和較高的工作壓力也是可能的因素。”很多“孕婦防輻射”產品的宣傳材料里都可以見到這個研究,但無一例外把上面那句話給略去了。

    迄今為止有關VDT和孕婦的最為廣泛引用的大規模研究發表于1991年3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nal of Medicine)上。以特蕾莎?施奈爾(Teresa Schnorr)為首的科學家對2430名女接線員進行了四年的跟蹤,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顯示器前,一半不在。在這四年里,有730人出現了882次懷孕。科學家們發現,與不工作在顯示器前的女性相比,與顯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較多的頻率為15KHz的甚低頻輻射,而其他輻射的情況則沒有區別。最終的結果是在顯示器前工作和不在顯示器前工作的兩組婦女在流產率上沒有明顯的不同;不管婦女每周在顯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時,甚至整個孕期都這樣工作,調查研究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個研究和后續的其他研究一起否定了顯示器等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與流產率以及新生兒出生缺陷之間存在關聯。因此在美國,市場上并沒有類似的產品流行。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產生了很多“現代病”。與此同時,這個時期也是信息革命的開始階段,于是正像很多“食物相克”觀點的產生一樣,人們自然的把兩者聯系在了一起。“孕婦防輻射服”應運而生。

    商家利用了消費者規避風險的心理,炒作和包裝“日常電磁輻射有害健康”的概念,混淆相關性和因果性,夸大和歪曲科研成果,無視不利于其商業炒作的主流研究結論。目前,我國“孕婦防輻射服”的市場規模大約是一年幾十億人民幣[5]。如此巨大的“蛋糕”,都建立在消費者被商家煽動起的對“輻射”的恐懼之上。


    • 發表于 2013-10-20 00:00
    • 閱讀 ( 1205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