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專業從事全國、離岸公司注冊年審報稅、國際商際注冊、國際公證、閑置香港公司處置、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游戲備案、游戲軟件著作權、游戲版號、ICP、EDI等增值電信類資質申請
軟件著作權又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指軟件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于軟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于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征。軟件經過登記后,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1、軟件著作權申請書; 申請人為個人時的申請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及郵編、聯系電話,聯系人姓名,聯系人手機,聯系人郵件地址,聯系人傳真; 申請人為單位時的單位名稱、法人代碼、注冊號、經營所在地及郵編、公司所屬園區,單位聯系人姓名,單位聯系人手機、單位聯系人郵件地址,單位傳真等信息;
2、軟件源代碼程序文件;
3、軟件說明書;
4、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 申請人為企業:提供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并加蓋企業公章; 申請人為個人:請提供個人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復印在一面上),并本人簽字;
5、其他必要的材料。
個人著作權登記需要提供申請表,源代碼和說明書,還有一個是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正常著作權申請是受理后31個工作日出證書,急需要要證書是可以辦理加急的。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第一步是填表,需要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填寫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申請表,申請表填寫完成后會生成受理號,然后需要將申請表打印出來,并蓋章或者簽字。 第二步是提交書面材料,需要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申請文件,申請文件包括:蓋章的申請表、申請人的主體資格證明資料、計算機軟件源代碼的前30頁和后30頁如果不足60頁的,應當全部提交以及權屬證明材料。 第三步是受理,著作權登記文件初步審查通過后,版權保護中心會受理,根據目前的政策,國家是免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費用的。 第四步是審查,版權保護中心會根據《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的規定進行審查,審查通過的,予以登記;不符合規定的,發放補正通知。 第五步是領取證書,審查通過后大概需要30到60日的時間,就可以領取著作權登記證書。
···································^^····································
若提交資料后沒什么問題,一般需要30-40個工作日;加急登記時間可縮短到6-12個工作日
···································^^····································
自己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的話是自受理日起60日內審查完成所受理的申請。但如果你是找的代理機構的話,一般代理機構會按照6-12個工作日,30-40工作日出證書的這種時限進行收費,具體的收費情況你可以度娘搜麥積去問下實際費用。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WIT ACM協會介紹:
ACM賽事介紹: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英文全稱: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ICPC))是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主辦的,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經過近40年的發展,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長劍覆雪,待天光曉
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是程序設計領域全球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賽事,號稱程序設計領域的“奧林匹克”競賽。該項比賽重點考查學生在壓力下進行算法編程的能力。其采用全英文出題,是對學生英語水平、智力水平和編程熟練程度的綜合考驗。該項比賽在計算機專業研究生面試和頂級計算機公司面試中具有極高的認可度。然而,由于該項比賽難度過大,不容易短期看見成效,很多省屬高校和民辦高校都敬而遠之。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ACM協會指導老師陳燈老師表示非常遺憾在學生時期沒有接觸過ACM-ICPC,后來從出身名校的朋友口中得知這一競賽后,讓其深刻的意識到普通本科高校的學生與名校學生在眼界上的巨大差距。陳燈老師在學生時期的這一重大遺憾也為后來指導我校ACM協會的成立播下了種子。
兩度求知,動須相應
原白鯨團隊第一任隊長劉睿祺與幾位同學向陳燈老師表達了他們對ACM-ICPC競賽的強烈興趣,請求陳燈老師擔任他們的指導老師。由于那時老師初到學校任職,對學校和學院的情況并不甚了解,據學生介紹,計算機學院從未官方組織該項競賽活動,因此老師心有顧慮,便答應認真考慮此事。一周后,劉睿祺和他的伙伴們再次表達了向老師表明一片赤誠之心。
萬木成林,日色琳瑯
ACM-ICPC競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短期內很難出成績。團隊從2015年開始組織參加ACM-ICPC競賽以來兩年毫無收獲,參加多場網絡賽,均為獲得晉級現場賽的機會。沮喪、消極、埋怨的情緒不斷增長,隊員們開始慢慢懈怠。越來越重的學業負擔、逐漸被消磨的斗志都在打擊著隊員們,甚至連團隊的主力都開始質疑能力,互相指責。陳燈老師和隊長都不愿這來之不易的隊伍就此一蹶不振,于是劉睿祺帶領團隊進行了一次招新,現任校隊隊長劉子涵、技術部長王晨闖等17級同學加入了團隊,通過團隊內部的相互鼓勵,隊員們重新開始了艱苦卻充實的訓練。
不分寒暑,無論晝夜。隊員們擠出休息時間刷題訓練,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持續地拼搏著。在陳杰的技術支持下,團隊搭建了專屬我校的線上評測OJ系統,為后續的訓練開展提供了許多便利,現在這一OJ平臺已經交由王晨闖進行維護,擁有近五百道題目,幾百名同學曾在網站上注冊賬號刷題學習。劉一麟、劉子涵、張超熠三名同學更是在在2019年南昌站的比賽里,在湖北省所有參賽高校中排名第二。
白鯨跋浪,滄溟終開
目前,ACM協會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新生成長體系和ACM校隊集訓體系。經過每周集訓,暑期集訓等環節構成的系統學習后,只要能堅持下來進入ACM校隊的學生,算法設計能力均能獲得顯著提高。除ACM-ICPC外,ACM協會積極廣泛參與藍橋杯,天梯賽等各類程序設計競賽和創新創業比賽,于2019年獲得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銀獎1項,銅獎1項,實現我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性突破。
此外,ACM協會項目組依托我校智能機器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和工業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參加各類軟硬件項目開發工作,學生課題作品參加“挑戰杯”、“創青春”、“互聯網+”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數十項,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項,省級項目4項,校長基金數十項。ACM協會中涌現出了一批像“劉一麟”一樣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豐富項目經驗,手持各類獲獎證書的優秀學生。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陳燈老師寄語: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同學能夠參與到ACM-ICPC競賽活動中來,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深刻踐行“教賽融合”的理念,將競賽的模式、知識內容融入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學成果可以反哺競賽,讓競賽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希望教學培養計劃和方案的制訂可以考慮競賽的需求,協同教學和競賽的關系,使教學和競賽相得益彰。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級軟件工程劉一麟:新一屆19級很多同學也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相信在張超熠的帶領下,協會的成就絕不會止步于此,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希望我校能在ACM-ICPC中再創佳績,協會規模越來越大,協會成員都能學有所獲。
獲獎經歷:2019年機試滿分保送至浙江大學;第44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南昌站銀牌、銀川站銅牌、榮譽獎3項;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湖北省一等獎;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湖北省一等獎;2018年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優勝獎2項;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復賽銀獎;“創青春”2018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第四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 華山論劍(本科組)二等獎。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8級軟件工程張超熠(現任ACM協會會長):只要ACM協會在周末安排了課程,我基本上都會去聽,當時講課的學長是劉子涵。我能感受到,他在盡可能用著簡潔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一個個算法的原理及流程,因為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一份興趣,竟然堅持一直堅持著。很多時候,賽后補的題的收獲才是最大的,不只是補了一個新的算法,而是算法的靈活運用方式。希望能不斷提高自己,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
獲獎經歷:第44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南昌站銀牌、銀川站銅牌、榮譽獎1項;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湖北省一等獎;第四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 華山論劍(本科組)二等獎。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7級軟件工程劉子涵(現任算法隊隊長):多年以后,我坐在電腦前面,仍然會想起折騰MATLAB的那個遙遠午夜。那時我要寫一個MATLAB圍棋程序,一點兒算法都不會,邏輯全靠自己“發明”,個中艱辛自不必說。幸運的是,我從中感受到了純粹的創造樂趣。在二進制世界,你可以拋開物理法則,盡情把自己的思想轉換成一行行代碼,然后通過程序這個媒介傳遞出去。這也是我后來選擇計算機以及參加算法競賽的緣由。創造、分享、挑戰的樂趣,在學習過程中一直伴隨我左右。
獲獎經歷:第44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南昌站銀牌、銀川站銅牌;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湖北省一等獎;2018年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優勝獎2項;2019“中國高校級計算機大賽—團隊程序設計天梯賽”湖北省二等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