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不知不覺已經從事軟件測試六年了,從畢業到進入外包公司外包給微軟做軟件測試, 到現在加入著名的外企。六年的時間過得真快。長期的測試工作也讓我對軟件測試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測試的心得,如有錯誤還請批評改正。
軟件測試人員應該居安思危
每當經濟不好,公司業績不好的時候,公司都可能進行裁員。首先裁的就是測試人員。因為測試人員的技術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容易被替代,招起來也比較容易。公司往往先拿測試人員開刀。
身為測試人員,雖然我們平常的工作大部分都比較安逸。但是千萬不能溫水煮青蛙。應該自強不息, 要像開發人員一樣, 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這樣就算被裁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測試人員應該比開發人員更熟悉業務需求
測試人員的水平主要體現在測試用例的設計上。要設計出全面,覆蓋廣的測試用例,需要測試人員對自己所測試的項目的業務需求非常熟悉,甚至要比開發人員還要熟悉。
如果是測試銀行系統,通信行業,或者ERP軟件。這些業務知識非常有用的,學習起來比較有激情。
要做到精通業務需求談何容易。
假如倒霉碰到一些又沒用,又繁瑣的軟件, 真的是不想去學習它的業務(出了這個公司就再也用不到的業務)
學會如何跟開發人員相處
測試人員必須跟開發人員密切合作, 所以跟開發人員搞好關系是相當重要的。
1. 和開發人員成為朋友。
熟悉了干啥都方便
2. 不要打擾開發人員。
看到開發在聚精會神寫代碼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人家。寫代碼需要集中精力,如果被打擾,就會中斷思考。
3. 集中問問題。
把需要問的問題都總結起來, 集中起來問開發,這樣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4. 寫好Bug,不被開發人員煩。
如果開發人員看到一個Bug 描述不清楚,還無法重現,他肯定會罵測試人員。所以測試人員一定要寫好Bug,描述精確,簡潔,沒有歧義,詳細簡潔的重現步驟,加截圖。
測試人員應該懂一些基本的編程
你的產品是用java開發的,那測試人員應該有java的入門知識。你測試web程序,你起碼要了解HTML,CSS, Javascript, Jquery吧,否則你測了一兩年web程序,都不知道這東西是怎么做的,悲劇了吧。
只有懂代碼你才能和開發人員交流,不被開發鄙視。
測試人員搭建開發環境
產品的代碼是最好的學習資料了,我們不能總跟在開發屁股后面做測試,不能老是等開發build一個版本后,我們就測試這個版本,開發check in了什么代碼,測試人員一點都不知道。偶爾我們應該了解下產品代碼是怎么設計的,了解下開發人員是如何修復bug的。說不定編程水平高了,還能幫開發做code review.
使用源代碼工具把產品代碼check out到本機。經常看看代碼,經常看看開發修復bug時候提交的代碼。
寫文檔是測試人員的核心能力
我記得我以前的test lead說,之所以她能當lead, 是因為她很會寫文檔發郵件。寫文檔需要總結歸納的能力,還要邏輯清晰。她非常擅長分析幾十頁的Spec,寫出幾十頁的測試計劃。她還非常擅長匯總測試報告。每天將完整,清晰,漂亮的測試報告發給各個組, 讓公司所有的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測試組的工作。
在她的帶領下,我們總結出很多文檔,比如,”New hire checklist”, “on boarding traning”, 測試工具使用的文檔,等等。
測試后期應該做兩天交叉測試
交叉測試,就是指兩個測試工程師,互相交換下測試的項目。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1. 有利于找出bug, 測試工程師測久了自己的項目,容易形成眼盲。會對一些Bug熟視無睹。
2. 有利于知識和業務共享,避免人員離職,請假,造成無人測試的情況。
3. 測試思想不一樣,可以互相找出很多問題
測試人員的瓶頸
手動測試工作做個兩三年,基本上就能掌握測試需要的大部分知識,如果沒有爬到test lead的位置, 很多人就感覺到發展瓶頸了,每天重復測試,學不到東西,很快就會對測試工作失去激情。
學不到東西,技術水平低下,是測試這個行業最大的毛病。
如何突破瓶頸?我也不知道。
盡量實現自動化
一點要抽時間盡量把自己的測試工作實現自動化,可以節省測試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也可以避免老是重復測試。
自動化測試VS手動測試
現在很多公司招測試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好公司招senior QA,都要求5年工作經驗以上,掌握一門編程語言,有豐富的自動化測試經驗。當然自動化測試的待遇也會比手動測試好很多。
自動化是趨勢, 只會做手動測試的人,以后肯定會失去競爭力。
自動化測試的技術和開發用到的技術相差太遠
以前很多同事想由測試轉開發,現在幾年過去了,還是沒轉成,他們原先想利用自動化測試的技術積累,轉去做開發。哪知道自動化測試用到的技術跟開發用到的技術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
測試轉開發?難
努力學習編碼,然后用于測試,才是正道
做測試最郁悶的是無法聽懂開發人員討論技術
有時候跟開發人員一起開會, 會議上開發人員都熱烈討論。而我做為測試人員基本上聽不懂這群開發在說什么,根本插不上話。很多會議我甚至都沒說過一句話。
優秀的測試人員非常稀少
想把測試做好非常不容易, 優秀的測試人員需要很廣的知識面,良好的溝通能力(不但要和開發人員和項目經理打交道,還要跟其他組的人交流)。豐富的測試經驗,對測試工作有極大的熱情, 耐心。還需要測試人員有豐富的業務知識,還要會寫代碼。
代碼寫得好的人,肯定就不會做測試,而是做開發去了。
大部分的測試經理都是會敲代碼的
我發現我的幾任上司都是會敲代碼的。他們既能開發又能測試,啥都會,能給手下的測試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假如一個測試經理啥技術都不懂,對內hold不住手下的人,對外其他組的人不鳥你。
轉載自:6tt.co/mQ2s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軟件工程專業畢業后的學員可以從事軟件開發、程序員、軟件設計師、軟件架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數據庫設計師和數據庫管理員、軟件測試等只要是軟件行業的崗位一般都可以勝任
···································^^····································
···································^^····································
幾千塊不等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考試內容與基本要求
專業考試科目分為專業基礎科目和專業科目,專業基礎科目為《C語言程序設計》,專業科目為《軟件工程》。各科目內容按照“了解”、“掌握”、“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定了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能力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了解: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掌握: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理解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各科目內容及具體要求如下:
(一) C語言基礎
1. 基礎知識
【了解】C語言的特點;算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掌握】C語言程序的結構、運行C程序的步驟和方法。
2. 數據類型、運算符與表達式
【掌握】各種數據類型的常量和變量表示;各類運算符的使用和表達式的計算。
【應用】不同類型數據間的混合運算、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復合賦值運算符。
3. 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了解】C語句的概念及種類。
【掌握】常用輸入輸出函數的使用。
【應用】順序結構程序的應用。
4.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掌握】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邏輯運算符與邏輯表達式;if語句及其嵌 套;switch語句;條件運算符合條件表達式。
【應用】選擇結構程序的應用。
5.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了解】goto語句構成循環。
【掌握】while語句;do-while語句;for語句;循環嵌套;break語句;continue語句。
【應用】循環結構程序的應用;三種結構程序的綜合使用。
6. 數組
【掌握】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常用字符串處理函 數。
【應用】一維數組、二維數組和字符數組的使用。
7. 函數
【了解】常用庫函數的正確調用。
【掌握】函數的定義;函數參數和函數的值;函數的調用;變量的存儲類別(自動,靜態,寄存器,外部);變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應用】函數的嵌套調用和遞歸調用;數組作為函數參數;局部變量和全局變 量。
8. 編譯預處理命令
【了解】不帶參宏定義和帶參宏定義的使用;“文件包含”的處理。
9. 指針
【了解】指針與地址的概念、指針與函數的概念、返回指針值的函數與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的區別。
【掌握】指針變量的定義、初始化及指針的運算;指針與數組、指針數組的概念;指針訪問數組元素的方法。
【應用】指針變量作為函數參數的應用;指向數組、字符串、和函數的指針的應用;指向數組的指針作為參數時的應用;返回指針值的函數的應用;指針數組的應用。
10. 結構體
【了解】結構體數組的定義和數組元素的引用;指向結構體類型數據的指針的概念及使用。
【掌握】結構體類型變量的定義、引用和初始化;結構體數組的使用。
11. 位運算
【了解】位運算與位段;位結構定義的一般形式和用法。
【掌握】常用位運算的類型和位運算符的種類、優先級及用法。
12. 文件
【掌握】標準設備輸入\輸出函數的使用;緩沖文件系統的使用。
(二) 軟件工程概論
1. 基礎知識
【了解】軟件危機;軟件的定義、特點、種類;軟件工程定義與目標。
【掌握】軟件生存周期、軟件開發模型。
2. 可行性研究
【掌握】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務和步驟。
【應用】系統流程圖的符號表示及應用。
3. 需求分析
【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務、步驟;需求獲取與分析的常用方法。
【掌握】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加工邏輯);需求分析圖形工具(層次方框圖、維納圖、IPO圖);數據庫內容需求分析(E-R圖)。
【應用】結構化分析方法綜合應用。
4. 軟件設計
【了解】軟件設計的概念、原理;軟件總體設計與詳細設計的目標和任務、軟件結構設計準則與結構化程序設計、人機界面設計。
【掌握】軟件結構設計的圖形工具(軟件結構圖、層次圖、HIPO圖);詳細設計的圖形工具(程序流程圖、N-S圖、PAD圖、判定表、判定樹、PDL)。
【應用】結構化設計方法的綜合應用。
5. 軟件編碼
【了解】程序設計語言的分類、選擇與風格。
6. 軟件測試
【了解】軟件測試的目標、原則;
【掌握】軟件測試方法及分類;軟件測試過程與調試;軟件測試過程;調試;
【應用】軟件測試用例的設計。
7. 軟件維護
【了解】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逆向工程與再工程。
【掌握】軟件維護的分類、軟件可維護性。
8. 面向對象方法
【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與典型開發方法;統一建模語言UML。
【掌握】面向對象分析過程(用例模型、對象模型、動態行為模型、物理實現模型)、建立用例模型。
9. 軟件項目管理
【了解】估算軟件規模、人員組織、質量保證、能力成熟度模型。
【掌握】工作量估算、進度計劃。
10. 軟件工程新技術
【了解】軟件復用技術;基于構建的軟件工程技術;軟件過程與標準化;敏捷軟件開發過程;Web軟件工程;軟件產品線技術。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考試方式與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2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考試比例內容
3.題型結構
4. 試題難易程度比例
參考書目
(1)《C語言程序設計》考試參考教材
《C程序設計(第五版)》 譚浩強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08.
《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蘇小紅、王宇穎、孫志崗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7.
(2)《軟件工程》考試參考教材
《軟件工程》 李愛萍、崔東華、李東生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02.
《軟件工程導論(第6版)》張海藩、牟永敏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08.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