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我在上一篇文章《淺談消費升級下之食品飲料行業投資邏輯》中談到了消費升級是未來A股的兩大投資機會之一,今天就接著再談一個醫藥生物領域與消費升級相關的產品: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簡單說,就是得了侏儒癥的人,靠注射生長激素治療可以長高高了。
現在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個頭漲不高,擔心會影響未來職業、婚姻等,也愿意不惜花費一年高達5-6萬元的藥費,改善孩子身高。這些開支也不少了,而且得要長期服藥,也得要吃個6-8年,每個月平均下來至少得花費3000-5000塊錢,但為了孩子,也沒辦法。
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這個生長激素本質上就是消費升級產品,尤其是長效水針,不僅沒納入醫保,價格還昂貴,純靠自費,這個生長激素與普通消費升級產品相比,還多了一層“剛需”的含意,畢竟生長激素都是個人主動去打居多,同時尚未有砍價規矩。
A股有一家公司叫長春高新,主業基本就是以經營生長激素為主。
長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上市,有著20多年“市齡”的老牌上市公司,市值近1500億,2019年資產規模超120億,營收過70億,凈利潤近18億元,僅從這幾個數據來看,長春高新可以說是一家規模不大、而盈利能力卻很強的上市公司,因為凈利潤率接近32%、ROE超28%。
分產品收入看,制藥和房地產開發一直是公司兩大支柱產業,其中制藥產業收入占比接近90%,而房地產業務占比近年來呈萎縮態勢。這些都說明,長春高新主營業務非常突出,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分地區收入看,華東地區的銷售收入占比超過30%,東北地區接近20%,其它地區均在10%左右。說明公司是一家立足東北、面向華東、輻射全國的生物制藥公司,但國際化程度較低,是一家典型的本土化公司。
如果從長春高新業務結構來看,如下表,主要有兩大核心業務:生長激素+疫苗業務,即分別對應的旗下子公司是金賽藥業和百克生物。
這兩塊業務對利潤的貢獻比例超過了85%,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
其中,金賽藥業做的是生長激素和不孕不育,毛利潤率非常高,92%左右。百克生物經營的是水痘、狂犬疫苗。另外,中藥和房地產業務看點不多。
2019年,金賽藥業實現收入48.2億,同比增長50.9%;實現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74.6%;經營現金流凈額20.6億,凈現比1.04,正常。
百克生物實現收入10億,同比下滑3.1%;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下滑14.4%,經營現金流凈額1.8億,凈現比1.04,正常。
其中,金賽藥業的收入近3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凈利潤則更高,所以基本可以說,投資長春高新的主要邏輯就是金賽的增長,而百克生物的收入也已經達到了10億級別規模。
(PS:未來百克生物很可能會從上市公司被分拆至科創板上市,所以從這個維度來看,倒不如把改成金賽藥業算了)
原先的長春高新是房地產起家,之后還對其他項目進行了小試牛刀,金賽藥業就是其中一個,例如1996年,長春高新投資了金賽藥業,持股70%。
這個金賽藥業選賽道也是很有一套,把目光瞄準了老人抗衰老領域,之后就研發老年癡呆癥,后面又看準了小孩子長高、女人不孕不育賽道。
那么,生長激素這個成長空間如何?
我只能說,國內生長激素市場空間仍然較廣闊,天花板還不算太高。
生長激素使用人群是4-15歲年齡階段,2019年國內大致有310萬的適用人群,而2019年治療率約為4.50%(即治療人數13.84萬人),滲透率確實還很低。
2019年生長激素年均人費用為4.27萬元/人次,如此推算,則2019年生長激素市場規模約為60億元。預計未來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假設到2024年時,滲透率能提升至11%,即治療人數大致在32萬,人均年費用達到4.8萬元,則市場規模為150億。
再看長春高新2019年金賽藥業在生長激素的市場份額為74%,即公司的生長激素收入規模約為44.4億元(60億*74%),占比2019年金賽藥業總體收入規模48.2億的92%,所以,即使金賽藥業的產品線分為兒童生長發育、輔助生殖、燒傷治療和消化治療四大品類,但核心品類仍然是用于兒童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系列產品,當然,重組人促卵泡激素也是公司的重要產品。
還有個問題,既然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市場份額已經這么高了,未來的增長空間邏輯主要在于國內滲透率的提升,那這個滲透率未來到底能提升至多少,才是這個行業的峰值呢?這個可以參考下美國情況。
如果從美國的生長激素使用人群年齡分布來看,年齡段在40-59 歲的占比接近44%,年齡段在20-40歲的接近30%,年齡段在0-20歲占比為26%。
換言之,美國0-20歲使用人群比例為26%,如果到2030年,國內生長激素滲透率能提升至20%,人均費用提升至5.5萬元,治療人數為55.7萬人,則市場規模為300億左右。
倘若長春高新未來市場份額仍然能穩定在60-75%的份額,則收入規模為180-225億,按公司過去穩定在35%的凈利率折算,則凈利潤規模為63-79億元,給予40倍估值,則市值為2500-3200億。
也就說,金賽藥業未來10年在競爭格局、替代品等假設條件不變情況下,其市場價值峰值為2500-3200億,而2024年市值則可以近似地在2030年基礎下打半折,即市場價值范圍1300-1600億,也就相當于當前市值的1500億。
換言之,在不考慮百克生物、華康生物、高新地產三大業務資產情況下,長春高新目前的價格基本就是金賽藥業生長激素業務未來5年的價值。
當然,市場愿意給超出40倍估值,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現在讓我買長春高新,那我買的就是百克生物、華康生物、高新地產三大資產,可是這三大業務看點又不多,如何下手?
另外,再順便簡單提一下生長激素的三種劑型。
從劑型角度來看,這三種劑型分別是粉針、水針和長效制劑。
其中,粉針治療效果是三者中最差的,粉針雖然上市較早、價格較低,但因水針劑型和長效劑型在生物活性、穩定性、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方面優勢顯著,逐步被后來上市的水針取代,例如長效劑型2014年才上市,畢竟長效劑型能夠實現一周注射一次(因為孩子經常怕天天打針,需求會上來)。
但,又因長效劑型價格相對較高,患者年用藥金額高達15萬元,相較而言,水針劑型年用藥金額為5.5萬元,而粉針劑型年用藥金額為2-3萬元,所以,較高的價格也給長效劑型推廣增加不少難度。
另外,由于價格過于,所以導致了長效水針市場份額也相對較低,2019年粉針、水針和長效三種劑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8%、61%和1%。
從企業角度競爭格局來看,目前生長激素市場,2019年金賽藥業市場份額為74%、處于絕對第一,遙遙領先于排名老二的安科生物的15%,位居老三的是上海聯合賽爾的8%。金賽藥業同時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三種劑型的企業。
但是,在2019年8月以前,多年來占據粉針市場第一且安穩于此市場的安科生物,卻于2019年9月上市銷售水針,打破了長春高新的壟斷。
最后,再聊聊長春高新的幾個風險點。
短期風險點:
1)大股東解除質押也是重要風險之一;
2)交易層面:股東戶數不斷增加。
先看質押風險。
9月12日,公司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超達投資解除質押5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6.57%。機構調研紀要指出,“年底會做減持,要交稅10個億,減持以后未來還是核心股東。”
另外,今年12月14日和30日,還分別有5972萬股和477萬股的解禁到期,這些都對機構的持股信心無疑有影響。
還有,超達投資截至2020年6月30日,質押占其直接持股的49.66%,難怪9月14日股價跌停后,次日早晨就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維護股價意圖明顯,畢竟質押了其持股比例的一半。
再看股東人數增加。
長春高新今年8月10日時,股東人數為7.9萬戶,到了9月30日,增長至9.3萬戶,相對應地,股價也從488元跌至370元,跌幅為24%。這其中于高位散戶的大舉涌入,對應著暴漲暴跌。這都不是太好的信號。
中長期風險點在于:
1)競爭格局惡化;
2)集采。
先看第一點,競爭格局:
對于諸如長春高新這類消費升級大單品,關注點應該放在競爭格局上,因為是獨家品種,才使得長春高新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安科生物,甩開了好幾條街,護城河深。但是,有個毛病,以大單品為主的單一業務占比過重,這其中隱藏的抗風險能力會相對更弱。
難怪前段時間機構內部流傳的一份“調研紀要”也透露出了競爭格局惡化的一絲絲隱憂:“4-5年內會有新一批的競爭對手陸續上市,未來用藥人群也會增多,增多以后消費者心態會變化,對價格會比較敏感,一個產品做大以后,不能靠高價形成壁壘。”
再看集采影響。
對于生長激素集采的影響,今年1月份,一些地區,例如河南濮陽對生長激素粉針進行200萬帶量采購,但因生長激素醫保支付有限,且劑型較豐富,集采的都是粉針。
根據金磊透露之言,短期內不會進行國家集采,但地方集采還會有影響。同時,公司主動采取降價來應對這個政策,如果降價超過20%,公司將采取轉向水針或長效的策略。
言外之意就是,低端的粉針個別區域可能會進行帶量采購,中高端的水針與長效水針以后仍然以自費為主。
身邊有不少朋友看好長春高新,我也一直關注著,但一直沒推薦過。此次跌下來,看好的就繼續買或者持有,不看好的,就當看官便罷。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孫銳主持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一等資助)、全國統計科研規劃項目、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山東省軟科學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子課題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5項,主持其他司局級縱向課題9項。 主持國家旅游業“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全國文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國家級人才改革試驗區中關村五年人才發展規劃、包頭市“十二五”人才規劃、包頭市“十三五”人才規劃、鄂爾多斯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國家級人才改革試驗區“深圳前海”人才特區建設方案、國家級人才改革試驗區“廣州南沙”人才特區建設方案及人才發展規劃、國家級人才改革試驗區“珠海橫琴”人才特區建設方案及人才發展規劃、深圳市龍崗區“十三五”人才規劃、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鄂爾多斯東勝區中長期人才規劃、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區中長期人才規劃、拉特旗中長期人才規劃、長春高新區“人才特區”建設方案、鄂爾多斯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包頭市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北京市海淀區委組織部創新人才調研課題、山東省中長期人才規劃子課題等20余項。 孫銳作為綜合組副組長承擔中央人才協調小組重大交辦課題《全國人才規劃年度評估》,起草、執筆全國人才規劃《評估總報告》;作為執行組長,執筆中央組織部交辦課題《建立人才發展規劃監測評估長效機制》;作為執行組長,執筆中央組織部交辦課題《全國人才規劃監測評估前期調查報告》;作為執行組長、執筆中央組織部交辦課題任務《建立國家人才發展戰略研究研究》;作為子課題主持人承擔中組部交辦課題《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若干問題研究》;作為子課題主持人國家人社部重大專項課題《人才工作為經濟轉型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服務政策研究》;作為子課題主持人承擔國家人事部重點課題《人才強國戰略理論研究》。 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復雜變化環境下企業組織管理整體系統及其學習變革的研究》創新群體成員之一,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重大問題跟蹤研究》申報負責人和子課題主持人,國務院交辦項目《國家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分課題《科技人力資源評估》政策建議部分負責人。 為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中國企業組織創新氣氛理論與實證研究》(編號:70672072)申請人、第三位核心成員,結題評估為“優秀”;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多層次組織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互動的視角》(編號:70771064)參與申請人、第三位核心成員,結題評估為“良好”;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中國企業環境下員工學習行為和學習能力發展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課題組第二位成員;;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組織文化與組織創造力研究—基于組織二元情境視角》(編號:71032003)主要參與人。共參與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軟科學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等12項(其中前三位成員5項),其它參與中央組織部交辦課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課題、教育部社科重大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9項(其中前三位成員6項),參與完成企業重大橫向課題(橫向金額100萬元以上)2項。
···································^^····································
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53個) 北京市(1) 01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 上海市(1) 02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市(1) 03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遼寧省(3) 04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05大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06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吉林省(2) 07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08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黑龍江省(2) 09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河北省(2) 11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山西省(1) 13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內蒙古自治區(1) 14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山東省(5) 15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6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7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8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江蘇省(4) 20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1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2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3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安徽省(1) 24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浙江省(1) 25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建省(2) 26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7廈門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江西省(1) 28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河南省(2) 29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0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湖北省(2) 31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32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湖南省(2) 33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4株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東省(6) 35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6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7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8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9惠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0中山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2) 41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2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南省(1) 43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四川省(2) 44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5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市(1) 46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云南省(1) 47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州省(1) 48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陜西省(3) 49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0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1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甘肅省(1) 52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 53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城市晚報官方微信 一鍵感知吉林
記者:王春勝
編輯:劉晗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