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eo a,您好!您在問題「有沒有人在西安博為峰(51testing)培訓過,教的怎么樣?就業推薦情況怎么樣?」下的回答中可能包含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描述,當事人向我們提交了舉報訴求。
你猜,我說的是 真 還是 假?
要學軟件測試了,千萬別信銷售和產品經理給的所謂產品說明和需求設計啊。
集體培訓三個月。集體的這群同學們,測試基礎如何?學的是軟件相關專業么?都是什么學歷?多少個人?培訓三個月,講多少門課,每門課多少學時?從這些信息估算一下課程的難度和培訓的效果,企業會為三個月培訓的菜鳥們開多少工資。
包就業。給一個試用期2K的測試執行崗位算不算就業?日計算工資的散工,一個月做滿30天能到6K,算不算就業?如果你拒絕這樣的工作職位,是否就算放棄包就業推薦?
就業轉正后可以一次性還完也可以分期。不能就業怎么辦?就業不能轉正怎么辦?學費分期,是欠學校的錢,還是欠銀行的錢?利息多少,分期費怎么算?違約承擔什么責任?
華為的培訓講師,華為在職員工么?級別多少?崗位是什么?講一分鐘還是講全程?講課是理論還是工具還是實操?
此回答不針對任何機構,一般就業都得拿著自己的簡歷去boss直聘,拉鉤,51,獵聘等網站去投簡歷,要么就是認識一些企業的招聘人把你們簡歷投出去,實際還得靠自己去面試,面試還是真刀真槍的,所以學到東西才是核心。企業實戰才是核心,筆者我作為企業測試總監,面試了好些從培訓機構出來的講師,具體哪個機構就不用說了,測試體系一塌糊涂,測試流程純靠瞎蒙,測試技術技術的讓人無法知識,缺少項目實戰經驗,多為紙上談兵。雖然軟件測試門檻低,但是如果想要能在一家企業穩妥發展,還是要有較強的實戰能力的。
軟件測試項目實戰學習的具體視頻路線:軟件測試學習項目實戰學習之路 - 網易云課堂
具體軟件測試的實戰路線可以參考如下:
我不評價任何培訓機構,澄清下,防止別人有錢舉報我!!!
我只是對包就業現象做一下解釋:
對于軟件測試這一行來說沒有走后門一說,什么包就業其實就是給你投簡歷,注冊多種招聘賬號把你簡歷投出去,更有甚者,為了讓學員好通過面試,把你推給比較差的單位,這樣就算包就業了,我記著某某機構,在杭州的一個學生學完后工資3100,還不如去做個服務員都比這高!
所以想做這一行,別老想著什么包就業,這都是哄騙小孩的銷售套路, 對于做軟件測試這一行,一定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的時間,一定得去想企業軟件測試人員在做什么,我應該如何學好做想好,我應該清楚為什么要用這些工具,企業用這些工具在做什么呢,以及測試技術怎么做怎么落地怎么實施!!!
醒醒吧,廣大學測試的孩子!!!
因為在企業做了多年測試總監,一直也在培養從學校畢業后進入到公司的新人,在企業打造了一套軟件測試人員培養的實戰路線,前一段時間有朋友介紹自己的親戚要學習軟件測試,讓我幫忙指導,才發現這個魚龍混雜的測試行業,市場上目前沒有一個機構的培養內容和企業需要的完全一樣,所以我也就梳理出來,企業培養人的整個實戰過程。
可以參考如下的企業實戰路線:
發布于昨天 22:50
修改
然后還完學費把你勸退,哈哈哈,又收割一波韭菜。
別再相信什么包就業的鬼話了,軟件測試是一個靠技術吃飯的行業,你行你就上,你就能拿高薪。。。沒有一點關系戶可研,其次是學費咋這么貴。。。
我覺得吧,一個好的機構一定要滿足我下面所說的,才是真正能夠培訓完成之后,讓你在軟件測試行業笑傲職場的。
本來想看看學員對博為峰怎么評價的,結果回答下面清一色沒有一個學員,像@編測編學 @testerTechnology 已經不止一次看到了,這倆賬號都被永久封禁了,里面回答都是碰瓷其他,哎,看來還是去線下實地考察靠譜
·······································································
北京這邊一般的測試員工資都在3500以上。還有年薪十萬的也有很多。你可以參考一下,南京也是省會,不會低到哪去吧。另外推薦你下載領測 國際 官網的免費學習資料,是一套視頻,可以業余提高自己,畢竟工資水平還是跟自己的測試技術相關聯的
南京工資水平稍微低,應該碩士在6K上下
測試和編碼待遇差不多!可能略低一些!主要還是更具實際工作內容來的! 剛畢業或者經驗不足的:2000-2500! 有工作經驗的:2500起步 2-5年工作經驗的:3500起步! 2-5年工作經驗 并且參與過大型項目設計的:4000起步! 文憑高的話(至少本科) 多加1-200元! 待遇你懂得多個組成部分!實際差不多我說的這些!比如你2500薪水進一個公司,每年不可能就拿3萬塊錢!一些亂七八糟的獎金 加起來 也能弄到個3萬5了!小公司不談,沒福利的! 具體還是要看工作內容!如果公司缺人 把你拉去參與編碼設計 再要你測試!那工資肯定要高!每年一般會加工資 具體看你每年做了多少事情。
沒有什么經驗的也就2000多吧,
點擊上方文字“信息化協同創新專委會”關注我們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0—2022年)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為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機遇,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為主線,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構建數據驅動發展新方式,推進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數字政府和數字孿生城市,以“數字南京”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蝶變”,努力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為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到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10000億元,占GDP比重達56%以上,積極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把南京建成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高地、數字經濟高端產業發展高地、城市數字化治理創新示范高地、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壯大數字經濟產業。打造國家級軟件和信息服務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發展5G、基礎軟件、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衛星應用、量子信息等產業,把軟件和信息服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個產業打造為全國前列、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加快打造平臺經濟、產業互聯網、價值互聯網、開源社區等生態體系,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達到2750億元,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打造4個千億級特色數字產業集聚區。關鍵核心數字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國內前列,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來網絡、量子信息、6G等前沿技術,建設15個以上重點數字經濟創新平臺,培育數字產業領軍企業1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家以上。
——加快三次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重點發展數字文創、數字金融、數字貿易等新業態,信息消費能級進一步提升,深度滲透到各類生活領域,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5600億元。建成“5G+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國家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災備中心、長江生態眼、揚子江數字金融平臺等重點項目,規上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覆蓋率達90%以上,數字經濟相關瞪羚企業數達到160家,打造7個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示范區,培育產業數字化轉型重點示范企業200家以上。
——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創建新型數字政府。建設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國內一流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培育“數字土壤”,提升區域性新經濟優勢。建設數據共享、高度協同、用“數據決策、數據服務、數據創新”的高效數字政府,建設數字孿生城市,以數據資源開放釋放“數字紅利”,實現民生服務智慧化普惠化。
表1 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目標體系
2.構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各類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圍繞集成電路、軟件、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等一批省、市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快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產業交流平臺,高標準舉辦創新周、中國(南京)軟博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等展會,支持騰訊、華為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生態伙伴大會、開發者大會等活動在我市舉辦,打造有重大影響的數字經濟活動品牌。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搶抓“一帶一路”和長三角一體化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探索建立跨地區“數字經濟產業飛地”,開展區域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貿促會、市發改委,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創新周組委會)
3.營造市場環境。加強新產品推廣和采購支持,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自主創新產品納入南京市創新產品應用示范推薦目錄,給予產品采購人一定的風險補貼和保險補貼,對決策者建立數字經濟創新產品推廣應用行政容錯免責機制。在政府項目采購招投標中重點支持數字經濟重大創新產品的示范應用和首購首用。積極發展數字消費,推廣智能電視、智能安防、家庭物聯網等數字家庭產品,擴大消費級無人機、車載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等新型數字產品消費,擴大數字產品市場規模。充分利用“我的南京”和各類新聞媒體等宣傳渠道,開辟數字經濟專欄專題,宣傳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營造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在中小學開設數字經濟相關課程,通過科普、培訓等手段持續提升市民數字技能,彌合“數字鴻溝”。(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科協)
4.優化監管機制。建立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加強符合創新規律的地方制度建設,破除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行業壁壘,完善協同監管機制,確保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創新數字經濟新業態監管模式,建立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和快速響應監管反饋機制。對從業者(企業)探索建立非主審要件容缺受理兌現政策機制。加強對知識產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的保護力度。強化互聯網監管,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網民”等多主體參與的網絡生態治理體系,構建網絡空間監管快速反應與緊急處理機制,維護網絡空間秩序與社會穩定。(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知識產權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成立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江北新區,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網信辦,市工信局、發改委、科技局、公安局、政務辦、大數據局、統計局、金融監管局,市紫金集團等有關部門、國有企業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局,辦公室副主任單位為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政務辦、市大數據局、南京通管辦,建立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統籌協調和推進落實工作機制。建立數字經濟指標統計監測體系和評價機制,制定科學嚴密、系統完整、符合數字經濟形態的指標體系。建立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將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區、國家級開發區、南京高新區和市直屬各單位年度績效目標考核。聯合國內權威智庫機構及行業專家、高校學者、企業高管,組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專家咨詢團隊,提供智力支撐。
(二)強化政策支持。深入宣傳和解讀國家、省、市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以及創新名城建設市委一號文、民營經濟30條等政策。統籌工業和信息化等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我市數字經濟發展,對重大項目給予“一事一議”扶持。積極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以及針對軟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深化產融合作,為數字經濟重點企業發展提供信貸優惠和多元化資本支持。
(三)培養集聚人才。做好數字經濟專項人才的引進培育和服務,編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人才地圖,在全球范圍引進高端數字經濟人才,加強海外柔性引才,鼓勵企業在國外建設“人才飛地”。加快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軟件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建設,支持高校、龍頭企業加強應用型人才培訓,構建產教融合的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各類管理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培養數字思維,提高數字素養。對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給予科技貢獻獎補、住房實物供給、子女就學、文體消費優惠、就醫綠色通道等政策支持。對行業一線急需人才適當放寬人才認定標準。
(四)強化安全保障。加強信息安全頂層設計,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加強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建設信息安全監管平臺,形成網絡安全態勢動態感知、網絡安全監測預警、輿情管控引導、應急指揮響應、網絡溯源取證、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監管等能力。開展網絡攻防演練,支持建設網絡攻防實驗室,搭建網絡安全攻防靶場、模擬仿真環境,開展教學研究以及專業培訓,定期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攻防競賽。加強各類數字金融平臺的安全技術、安全產品和安全方案研發,確保交易數據安全、可信。
轉載自:智慧城市簡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