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世界上數百萬的乘客而言,坐飛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導致他們拒絕出行。從飛機墜毀可能性的質疑,到對為什么飛機上沒有降落傘的困惑,有關飛機的問題似乎永無止境。
為此,英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飛行及技術訓練總監戴夫·托馬斯(Dave Thomas)受媒體邀請,回答了一系列最常見的、有關飛行安全性的問題。

為什么飛機上不提供降落傘?
針對這一問題,托馬斯機長的回答簡短而暖心:“在機身功能失靈的情況下,我們的飛行員受過了訓練,可以將飛機安全迫降,比起使用降落傘,這要安全得多,也實際得多。”
飛機上哪里是最安全的座位?
托馬斯機長解釋道:“飛機上的所有座位都經過加壓檢測,極其牢固和安全,而商業航空旅行無疑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在2012年的一部紀錄片中,人們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為了拍攝該片,制作者故意讓一架波音727在墨西哥的索諾拉沙漠墜毀(Sonoran Desert),機上的乘客是一些可以“粉身碎骨”的假人偶。
結果發現,飛機的前11排座位雖然票價更高,通常留給一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但在墜毀中承受的撞擊力也最大。乘客坐的地方越靠后,幸存的可能就越大。專家估計稱,一等艙的乘客在這次“墜毀”中無人幸存,而坐在其它地方的乘客有百分之七十八都能幸免于難。
為什么商用飛機的飛行高度是36000英尺(約合10.9千米)?
托馬斯機長表示:“對于噴氣式客機而言,這一海拔高度可以很好地兼顧引擎效率和空氣動力學效率。”
“噴氣機(或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比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工作效率要高,后者通常在海拔較低處、即20000(約合6千米)至25000英尺(約合7.6千米)處飛行。”
“當然了,我們的飛行效率越高,省下的燃料就越多,這既有利于環境,又能讓我們為消費者調低票價。”
與10年或20年前相比,今天的飛機是更安全還是更危險了?
近年航空業發生了一系列悲劇事件,從今年三月的德國客機墜毀事件到去年馬航MH370失蹤事件,再加上去年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的馬航MH17,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么多人對坐飛機存在恐懼之情。
托馬斯機長表示:“如今乘坐商用噴氣機是非常安全的,而且這些年來變得越來越安全。”
“產業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每百萬次飛行中出現的事故數量已經降到了4次以下。”
“無論我們要做什么,安全永遠都是考慮的第一位。”
廣播通知飛機遇到氣流時,乘客應該慌張嗎??

飛行過程中,飛機有時會顛簸不停,廣播則會通知乘客系緊安全帶,這也是讓眾多乘客感到驚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托馬斯機長再三保證,這沒什么好擔心的。
他說:“遇到氣流的確不太好受,但并不危險,但乘客最好遵循安全建議,待在自己的座位上,防止受到輕傷。”
“作為額外的安全措施,如果飛行過程中可能出現氣流,英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會向乘客提出建議。”
飛機墜毀的可能性有多大?
“坐飛機是非常安全的。你在開車去機場時出事故的可能性都比在飛機上要大。”托馬斯機長解釋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發生的航空事故其實少得驚人。”
“但我們從來不會洋洋自得,而是兢兢業業,盡可能讓飛行變得越來越安全。”
起飛時更危險還是降落時更危險??

“起飛和降落都需要一定水平的操縱技巧,因此我們有嚴格的招募標準,并時常在模擬真實駕駛環境的模擬器中對駕駛員進行訓練,確保他們的水平不會下降。”
“有些時候需要額外的技能和步驟才能保證安全起飛和降落,但現代的模擬器讓這項工作輕松了很多。”
飛機上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嗎?如果沒有的話,為什么不安裝呢?
“有些飛機會安裝朝外的攝像頭,向駕駛員展示前方情況,方便駕駛員在機場上方盤旋并降落。有一小部分飛機會安裝朝向乘客艙的攝像頭,但非常少見。”
如果有人在飛行過程中打開了緊急出口怎么辦?

謝天謝地,托馬斯機長表示,在飛行過程中是不可能打開艙門的。
“現代飛機門通常是‘塞拉門’,”他說道,“也就是說,這種門在關上時,會像浴缸塞子一樣卡住,這樣門就無法從外面打開了。而機艙內部的氣壓會向門施加2到3噸的壓力,因此也不可能從內部打開。”
飛機航線會經過戰區嗎?
“英國航空公司會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系,確保我們不會從任何危險的地區上空飛過。”托馬斯機長表示。
當然,去年馬航MH17在烏克蘭上空飛過時被不幸擊落,造成機上298人遇難,說明航空公司在對某地區風險進行過評估之后,飛機的確有可能從戰區上方飛過。
各地航空機構會將評估結果和建議寫成“飛行員須知”,航空公司可以自己選擇遵循與否。
在飛機上沖馬桶之后會怎么樣?
托馬斯機長說:“按下沖水鍵之后,排泄物會被迅速沖走,儲存在飛機上的一個罐子里,飛機降落之后,罐子才會被清空。”
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多久更新一次??

“所謂‘黑匣子’實際上是一個橙色的盒子,里面含有錄音設備。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上還裝有快速存儲錄音設備,能夠記錄更多有用信息。我們每天將這些信息下載下來,用來對我們飛機的安全性和效率進行監控。”
為什么在飛機降落時要拉開機窗遮陽板?
托馬斯機長表示:“這實際上是有強制規定的,拉開遮陽板之后,你就能適應飛機外面的光線,如果要緊急從飛機上撤退,就能方便很多。”
“這只是為了‘萬一’發生的情況而設定的規定,也是我們盡可能保證航空安全的一種手段。”
氧氣面罩是怎么掉下來的??

“氧氣面罩很聰明,它們可以對機艙內的氣壓進行檢測,以此判斷人們是否需要氧氣面罩,并自動落下。此外,駕駛艙里有一個按鈕,也能放下氧氣面罩。”托馬斯機長說道。
駕駛員多久進行一次重新訓練?
“作為一名專業飛行員,你從事的是最應當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每六個月,飛行員就要在模擬器中進行一次為期兩天的訓練,并完成測試。此外,飛行員每年還要完成一次實戰測試。”
“駕駛新飛機前的訓練時間從三周到三個月不等,取決于新飛機與飛行員此前駕駛的飛機的相似程度。”
“英國航空不惜花費重資訓練飛行員,因為安全永遠是我們考慮的第一要務。”
(編譯:葉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