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解釋是,癱瘓就是失去了隨心所欲運動的功能或者這個功能有所減退。或者說是指肌肉活動能力的降低或喪失。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無神經,就癱瘓
要弄清楚為什么好端端的肢體失去了運動功能,就要明白肢體為什么會運動。運動靠的是肌肉的收縮,所以癱瘓實際上指的是肌肉力量的減退。人的四肢骨骼肌群是受軀體神經系統直接控制,可以隨意運動的,稱為隨意肌。與之相對的概念叫不隨意肌,比如心肌就是不隨意肌。不隨意肌不可隨意運動,它們的活動雖然也受神經支配,但是這種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我們忘記要讓心臟跳動的時候,心臟依然在跳動。我們這里講到癱瘓,說的主要是隨意肌的運動功能減退或喪失。
隨意肌可以收到來自軀體神經系統的指令,一塊隨意肌收到一個“收縮”的指令后,隨意肌就會收縮。收縮的指令停止,隨意肌會舒張。指令來源于神經中樞:腦和脊髓。
腦的不同區域分布有支配不同部位軀體運動的高級中樞,而脊髓分布著支配相應節段的低級中樞,同時有著信號傳遞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來自腦內中樞的信號通過脊髓,再通過脊髓發出的周圍神經傳遞給肌肉,引起肌肉收縮。(有一些神經直接從腦發出,稱為顱神經。顱神經可以直接把信號從腦傳遞到目標肌肉,它們對應的肌肉多數在面部。)當腦-脊髓-周圍神經的信息傳遞鏈中的任何一環因為外傷、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或缺血等受到損傷,它們所支配的肌肉就失去了控制,也就是失去了隨意運動的能力。所以說,無神經,就癱瘓。
當然,單純的肌肉損傷也會造成運動能力減退,比如重癥肌無力。另外血清中鉀離子是神經傳導所必需的,低血鉀也會導致肌肉麻痹無力。有些精神科疾病如癔癥也會造成癱瘓。這些情況較為少見,在這里暫不討論。
硬癱和軟癱
我們有一個詞叫做“癱軟在地”,也許不少人會認為癱瘓患者的肢體都是軟綿綿的(軟癱)。但實際上我們會發現還有一部分患者雖然癱瘓了,他們的肢體卻像木棒一樣僵硬。這又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把神經中樞看作指揮中心而把神經看成傳遞信息的電話線。在腦-脊髓-周圍神經的信息傳遞鏈中,腦是總指揮,脊髓是傳遞信息的第二級指揮,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指揮的秘書;而周圍神經看成是電話線,最后的肌肉是執行任務的士兵。
如果肌肉出現問題,比如萎縮,那么軟弱無力的士兵顯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當肌肉-神經之間的聯系出現問題或是周圍神經出現問題時,肌肉無法接受信號,所以也不會收縮。
當總指揮出現問題時會怎么樣呢?“秘書”在一段時間手足無措(這段時間肌肉收不到任何信號,也會軟癱)之后會“代理”下達一些簡單的指令。這些指令中包括一個就是“收縮,再收縮”!這就是腦內運動中樞或中樞到脊髓之間的神經聯系出現問題時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脊髓發出的收縮指令會被大腦所調控,在失去腦內神經中樞調節的情況下,肌肉會持續不斷收到“收縮”的指令。所以肌肉不是松弛狀態,而是緊張僵硬的。這種情況叫做硬癱。而且由于負責關節屈曲和伸展的肌肉同時收縮,它們之間失去了以往的合作關系而成了相互“較勁”的狀態。所以硬癱的病人肢體常常呈現特殊的姿勢。比如腦卒中后的足內翻絕大部分就是因為使足內翻的肌肉力量大于使足外翻的肌肉力量造成的。同時只有脊髓控制的肢體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反射,這些反射是神經醫生檢查的依據。
當脊髓受到橫貫損傷時,橫斷平面以下的軀體因為失去了高級中樞控制也會出現硬癱。這種“攔腰截斷”的癱瘓成為截癱。當一側大腦運動中樞或中樞通向脊髓的神經纖維損傷,由于一側大腦控制的是對側肢體運動,對側肢體就會出現癱瘓。這種癱瘓叫做偏癱。如果只有一個肢體(比如胳膊或者腿)發生癱瘓,叫做單肢癱。嚴重的癱瘓還可能累及呼吸肌群,患者不得不靠機器輔助呼吸。但是如果患者癱瘓的僅僅是部分肢體或者肌肉力量的損失不嚴重,患者依然可以部分自理。
癱瘓的康復護理小貼士
癱瘓,尤其是腦卒中造成的癱瘓,除了積極的神經內科治療以外,早期進行康復訓練非常重要。腦卒中后的癱瘓治療存在“時間窗口”,如果康復治療開始較晚則不能收到明顯的功能恢復效果。并且康復訓練貴在堅持一定強度,不宜半途而廢。
不要因為癱瘓肢體活動不利而不使用患肢。正所謂“用進廢退”,癱瘓的肢體由于失去神經支配容易發生肌肉萎縮,主動或被動的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肌肉萎縮的發生發展。盡管有些時候肢體無法運動,在腦中重復發出運動的指令也是一種訓練。重復運動和運動念頭會有助于神經的重塑。除了康復鍛煉和理療外,可以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改善肌肉痙攣狀態及營養神經的藥物。
長期臥床病人一定要勤翻身,預防壓瘡。有條件的話最好使用氣墊床護理。有壓瘡出現應及時就醫。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皮膚破潰容易感染,要格外注意壓瘡的預防。
如有吞咽障礙,除需早期吞咽康復以外應當進行評估并在監督下用餐,必要時需鼻飼以防止墜吸性肺炎。如有排便障礙可對癥治療并行排便訓練,有些也可使用手術治療。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方法雖然簡便,但不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復且易感染。
癱瘓患者可能會產生焦慮及抑郁,需要陪護者及時疏導溝通。如果癱瘓是因為腦部問題產生的,因為損傷區域不同還有可能出現性格改變、暴躁、固執、易激動等問題。如果發現患者出現此類問題應當與醫生及時溝通。同時注意防止患者傷人或自傷。
訓練癱瘓患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剪紙、泥塑等有助于他們鍛煉肢體協調能力,重拾信心及獲得成就感。
介紹癱瘓還是一件比較正經的事情,但是由于癱瘓其實包含了許多復雜的疾病,這只是一個幫助你理解癱瘓是啥的大概介紹。如果你沒有醫學基礎,希望你可以因為這個回答對癱瘓多一點了解;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話,你可以去購買一些醫學書籍如《神經解剖學》《神經病學》學習更多知識:)


硬癱和軟癱的區別。有興趣的可以去學習上下運動神經元的不同,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兩種癱瘓。本文中為了便于理解,用“腦”作為上運動神經元的代表,但事實上腦中同時存在下運動神經元。如果把上運動神經元看成總指揮而把下運動神經元看成秘書,我們不難理解其中的道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