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還有哪些器官可以移植?

    器官移植手術延長了無數人的生命,也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倫理角度,有人自愿在離世后將健康的人體器官免費捐贈給素不相識的人,也是人性光輝的體現。

    除了我們熟知的心、肝、腎臟、骨髓、皮膚、角膜等可以移植之外,近一二十年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移植技術,可以使更多的器官可以用來造福他人。

    臉移植

    2005年,40 歲法國女子伊索貝爾·迪諾亞因被狗咬傷而毀容,成功接受了部分面部移植手術,成為全世界第一例接受面部移植手術的患者。

    西班牙農民奧斯卡接受了全世界首例完整的面部和骨骼移植手術。他在一次狩獵中意外走火打中自己的面部,失去了鼻子、上嘴唇、下巴等,從此無法正常呼吸、吞咽和講話,需要借助插管呼吸和進食。5年后,他在巴塞羅那接受了一個30人團隊進行的手術,除了眼球和舌頭,幾乎其他組織和器官等都是由一名車禍死亡捐獻者捐贈并移植到他的臉上。

    不過,擺脫了呼吸和進食管,患者將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包括腹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和肝臟的損傷,癌癥發病率增高。

    由于涉及到相貌,在手術進行前,醫學團隊訪問了病人親屬,并對病人心理及精神狀態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病人的抗壓能力和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均為“良好”。病人及其親戚朋友都對手術的高風險和可能出現的精神疾病后遺癥表示理解。

    另外,這個手術全臉移植手術是由西班牙國民醫療保健體制買單,對病人來說完全免費。

    除了奧斯卡,目前全球已有11例臉部移植手術,其中5例是在法國進行的,2例在西班牙,2例在美國,1例在埃及,另有1例在中國。

    陰莖移植

    今年3月,南非外科醫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陰莖移植手術。接受該手術的是一名青年男子,這位患者在18歲一次拙劣的“割禮”后出現了并發癥,不得不切除陰莖,原來的陰莖只剩下1厘米長。這種常見的南非成人禮所引發的并發癥已經逐漸得到重視。

    在斯泰倫博斯大學和泰格堡醫院的外科醫生進行了九小時的手術操作,為這名患者接上捐贈來的陰莖。

    開普敦的醫生說,手術很成功,病人是快樂和健康的。

    出于對病人保護,院方沒有透露這名青年男子的身份信息。目前該男子情況穩定,正在恢復中。據醫生估計,包括泌尿和生殖功能在內的完全恢復恐怕要等到2016年底。

    這并不是第一例陰莖移植手術,早在2006年,中國就進行過一次本來成功最后卻以失敗告終的陰莖移植手術。

    2005年9月21日,廣州某醫院宣布完成了全國首例陰莖移植手術。患者因醉酒致陰莖齊根斷掉且不翼而飛。半年后,他終于獲得一名因車禍腦死亡的23歲健康男子的陰莖供體。術后,該患者新植入的陰莖開始充血,后來能勃起,也能站立排尿。

    然而,術后不久患者主動提出“不想要了”。據稱,“移植陰莖勃起后的形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患者心理上的反感。”患者妻子對來自陌生人的器官產生了抵觸情緒,以至于引發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于是,移植成功的陰莖在新主人的身上只呆了兩周,就被切除了。如果它存活到現在,將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移植的陰莖。

    必須強調,心理因素是任何一場外科手術成功的關鍵之一,移植手術尤甚,對手術風險了解不足,對術后效果的期待不切實際,都將直接影響移植能否成功。所以,除了鉆研技術,對病人的心理建設絕對不能忽視,畢竟,醫療修復的對象是人而不是機器。

    喉移植

    1998年美國成功進行了第1例人體喉移植。全喉切除術挽救了大量喉癌患者的生命,也使得患者永遠失去了說話功能,雖然并不影響生命,卻大大降低了生存質量。而喉移植就必須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這樣的代價使得喉移植的必要性一直受到質疑。2011年,一位美國婦女在加利福尼亞大學醫療中心接受了18個小時的喉移植手術。醫生們從一位因車禍死亡女性捐贈者身上取得喉、甲狀腺以及一段6厘米長的氣管,移植到她身上。手術后,經過練習,這位婦女已經可以說話和吞咽。

    不過這個病例存在特殊性,首先,該患者曾經接受過腎臟移植,已經在服用免疫抑制劑;其次,該患者恢復說話的意愿非常強烈,性格開朗樂觀,毫不介意“用別人的喉嚨”,因為她始終認為發出的是“自己的聲音”。

    子宮移植

    科學家已經成功實現了子宮移植的動物實驗,2000年醫生嘗試了第一次子宮移植,但在術后99天,受體停止了對新器官的供血,不得不移除移植的子宮。

    子宮移植并不是為了拯救生命,而只是為了治療不孕,制造后代。所以,是否值得為此服用免疫藥物又成了一個問題。而且,由于影響懷孕的因素太多,即使子宮移植手術獲得了短期成功,不會受到受體的排斥,也不能保證就能成功受孕。

    手移植

    英國的一位前酒吧業主成為英國接受手移植手術第一人。他說在移植手術后感覺“精神備受摧殘”,這只手比他自己的手寬也比他自己的手長,皮膚顏色也不同。

    確保病人做好與不是自己的手一起生活的心理挑戰準備,這一心理因素是移植手術的一個重要因素。

    1999年,廣州也首先成功開展了亞洲的兩例手移植,兩位患者均是農民,一位被魚雷炸傷,一位手腕卷入機器損失手臂,手術后有望基本恢復功能。

    四肢移植

    2012年,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一家醫院的外科醫生實施了世界首例四肢移植手術,患者是在1998年一場意外的電椅事故中失去雙腿和雙臂,手術進行了20個小時。手術結束后當晚患者便出現一系列代謝失調和組織排斥情況,醫生26日不得不切除他剛換上不久的新腿之一,后又于27日切除了另一條腿和兩條手臂。患者在所有新移植肢體被切除數小時后死亡。

    最后,上面所講的都是不涉及生死存亡的器官,其實腎臟、肝臟、心臟等人體器官均屬于稀有資源,也自然受到富人的爭搶甚至掠奪。比如腎臟的地下買賣在印度、孟買等第三世界國家只是公開的秘密,中國也并不少見,而一般人要獲得器官則很難保證完全公平。

    在美國,對于器官接受者的優先程度已經有一個非常科學和嚴格的評分,幾乎不可能插隊。但, 捷徑還是有的,即重復登記,同一病人可同時在兩個不同的州進行排位。只是成本很高,比如在8小時之內飛赴醫院。很多富人為了得到器官,不遠千里到不同地區的醫院排隊登記,比如,喬布斯。

    在喬布斯居住的加利福尼亞州,幾乎根本來不及等到一個可移植的肝臟。主要原因在于,制定美國器官移植政策是優先考慮肝硬化和肝炎病人,而不是癌癥病人,因為前者更可能活得長一些。

    最終,在田納西,喬布斯排到了移植名單的第一位。新的肝臟讓喬布斯多了兩年多的生命,低于美國肝臟移植的平均水平(70%以上的人可以活到5年)。

    • 發表于 2015-05-08 00:00
    • 閱讀 ( 817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