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要有男人?科學給出了答案

    在許多物種的繁衍過程中,雄性對生殖的唯一貢獻就是提供精子。生物學家對此一直存在困惑:為什么進化選擇中會存在這種無情的效率呢?

    現在,英國的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解釋:雄性在一個叫做“雌雄淘汰”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幫助物種抵抗疾病和避免滅絕。

    科學家們認為在一個無需兩性交配產生后代的系統里——例如全雌性的無性繁殖,對大量繁衍后代來講有效率多了。

    然而,于星期一出版的《自然》雜志上的一個研究表明,在雄性為了被雌性選中進行交配繁殖而相互競爭的雌雄淘汰過程中,物種的基因庫會得到升級,種群的健康水平也會提高。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雄性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假如缺少這種選擇——當無需兩性交配或者沒有必要為交配進行競爭時,種群的基因會變弱,物種會變得容易被淘汰。

    本次研究的領導者,來自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的教授馬特·蓋奇說:“雄性之間為繁殖進行的競爭有極大的好處,因為這提高了整個種群的基因健康。”

    “雌雄淘汰機制通過充當‘過濾器’的角色,把基因突變中的有害因子過濾掉了,使種群得以繁榮和在長期中維持生存。”

    幾乎所有多細胞物種都進行兩性繁殖,但它的存在實在難以從生物學上解釋,蓋奇如是說,因為兩性繁殖有很多壞處——包括產生的后代中,只有女兒那一半才能夠再繁衍。

    他說:“為什么物種會浪費這么多精力在兒子們的身上呢?”

    在他們的研究當中,蓋奇的團隊用超過10年的時間觀察擬谷盜屬面粉甲蟲的進化過程。在實驗室環境下,每個實驗組的自變量只有一個,即每一代成熟甲蟲群體中雌雄淘汰的強度。

    雌雄淘汰的強度由極度強烈(90個雄性競爭10個雌性)到無雌雄淘汰(一夫一妻制配對方式,雌性沒有選擇,雄性也無需競爭)不等。

    經過7年的繁殖,科學家對約50代的樣本觀察后,結果顯示:有著高強度的雌雄淘汰機制的群體更加強壯;在近親交配的條件下適應性更強。

    但是,在雌雄淘汰強度弱的或者根本不存在淘汰機制的組別中,群體的健康狀況下滑嚴重而且在第10代就全部滅絕了。

    (凱蒂·凱蘭報告;安德魯·羅氏整理;編譯:Chandevampire;via yahoo)


    • 發表于 2015-05-24 00:00
    • 閱讀 ( 9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