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天津爆炸】為什么消防員要往火場里沖?

    今天凌晨,在天津塘沽發生了一起危險化學品爆炸的重大事故。最新數據,官方證實已有44人死亡,其中12人為消防員,同時還有多名消防員失聯,傷亡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在對消防員們的英勇表達敬佩的同時,也有一些人發出了質疑:爆炸初期,為什么要讓消防員沖進火場?就算要進去,就不能等等再上,躲開第二次爆炸嗎?而救援指揮部后來決定暫停撲滅,等待救援方案確定,是不是說明之前讓消防員上的決定錯了?

    就我看來,問題的答案恐怕并沒有那么簡單。

    進去干啥?

    要判斷當時的指揮員是否有決策失誤,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就是:

    第一次爆炸、起火之后,消防員進入核心現場,可以做哪些事情?

    首先,消防員進去是為了救人。誠然,越是靠近爆炸點,傷者生還的幾率就越小。然而,對于那些躺在地上還在呻吟的傷者而言,哪怕只有一絲生還的希望,消防員也不能放棄救助的努力,畢竟,那是一條條人命啊。事實上,對于現代醫學而言,爆炸后的半小時內能否得到及時救治,預后是天壤之別,“時間就是生命”在此刻非常貼切。

    其次,是為了查明火情,評估火災進一步蔓延的風險,為指揮部制定滅火戰術提供決策依據。在這種重大的火災、爆炸現場,往往涉及多個企業、多種危險品,想要弄清楚哪些地方已經著火、哪些即將燃燒、哪些暫時處于安全狀況,就必須有第一手的資料。

    也有人提出,那為什么不用航拍,或者無人機進去偵查呢?答案是情況很不允許,在那個濃煙蔽日、熱浪翻滾的環境里,直升機在上升氣流的影響下很不容易保持平衡,目視的效果也很不好,采集情報的能力大大下降。而無人機就更別說了,飛行高度低、自身重量輕,只要下面一小股熱氣流吹一下就可能栽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為了滅火。這話聽起來有點奇怪,消防員不就是為了滅火而存在么!但在實際的火災中,特別是重大火災時,滅火二字的意義更加復雜,還包括阻止過火面積的擴大、次生災害的發生。

    不妨來回顧下,發生在1993年的深圳“8.5”特大爆炸、火災事故。事故的起源,是清水河附近一個危險品倉庫里,存放的過硫酸銨發生自燃。 16分鐘后,大火引燃了附近的其他危險品,硝酸銨化肥引發了二次爆炸,多名消防員英勇犧牲;爆炸還引燃了附近堆放的近3000立方米的木地板和附近的山頭,天地燒成一片血紅……

    作為現場指揮,最容易想到的,或許是撤出所有的兄弟們,避免造成傷亡吧?

    然而,火場附近的倉庫存放著240噸雙氧水,還有能裝滿二十多個車皮的液化氣罐。倘若不采取措施,這些危險品就會連鎖反應式的發生燃燒、爆炸;而這么多的液化氣一旦發生爆炸,不夸張的說,整個深圳的建設都會倒退多年。

    關鍵時刻,近萬名戰士(包括從附近地區趕來支援的許多消防員與普通戰士)臨危受命,冒著隨時可能發生的爆炸,頂著灼人的熱浪,不知疲倦的傳遞著沉重的水泥袋,楞是在烈火與雙氧水倉庫之間建起了一道堅固的隔離墻。同時,還有一些消防員用水槍不停的噴射儲罐,降低其溫度,避免殉爆。最終,奮戰一晝夜之后,烈火被撲滅了,深圳保住了。

    反過來說,當時現場這些消防員們,有沒有危險?答案是肯定的,一旦爆炸再發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捐軀。但如果他們真的撒手不管,或許歷史都將被改寫,也會有很多居民不幸罹難。

    如果你就是當時的現場總指揮,你會作何選擇?

    能否避免?

    還有一些網友質疑,如果消防員晚一些再進去,能否避免正好被二次爆炸波及?滅火的時機是否恰當?

    事實上,這同樣是目前的科學技術所沒法完成的要求。火災的擴大是個動態的過程,受到風向、風力、附近存放的易燃物品、房屋結構等等因素的影響,即便現場指揮員已經知道了第一次爆炸點的附近有危險化學品,依然不可能準確預測到它們是否會被熱浪所引爆,跟更不能預測殉爆何時會發生。也可以說,當指揮員了解的火場情況越精確,判斷就越有信心,但在起火后那么短的時間內,這些信息都無從談起,又如何去判斷?

    更何況,此次犧牲的消防員中,有幾位是剛剛把消防車停在起火點附近,就不幸遇到二次爆炸而罹難,這里就有一個安全距離的估計問題。在二次爆炸發生后,當然可以說那里是不安全的,但爆炸之前,特別是相關情況不明的前提下,想要估計安全距離實在太難了。倘若要求消防員們把車子停在幾公里之外,再慢慢往里推進,火情不知道會蔓延成什么樣子了。

    最帥逆行

    此外,還有一些網友提出,應該把消防員職業化,提高他們的專業訓練水平和收入待遇,這恐怕也并不符合我國國情。

    首先,所謂消防員職業化,大體就是把消防員變成政府雇員,則其收入水平大體會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持平,這對于提高部分消防員的收入,當然是有一定幫助的。然而,消防員除了技能之外,更需要的是超過常人的強健體魄與反應速度,這對于其身體素質就有較高的要求。無疑,義務兵式的輪換,能夠保證消防員的平均年齡保持在最黃金的階段;而職業消防員,在年齡超過40歲之后,體力的下降并不能為其經驗的增加所彌補,這個時候要么消防能力整體下降,要么只好轉業退休——干了20年消防員的人,你認為轉業去做什么合適呢?

    更重要的是,消防員注定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無論裝備水平、消防技術有多大提高,他們都是和平時期最危險的職業。在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的生死考驗,并不亞于戰爭時期的軍人。在這種時候,軍事化的堅強組織,軍人的堅定信念,才是這支隊伍能夠經得起考驗,迎難而上、不畏生死的最好支撐。

    當然,此次火災之后,必須徹查事故,嚴懲有關事故責任人。然而,這并不是可以抹殺消防員的英勇的理由。火災不是因他們而起,但他們卻是為了億萬百姓的安危而英勇奮戰,乃至壯烈犧牲的。

    行文至此,不由想到了今天網上的一張漫畫:世界上最帥的“逆行”。本文作者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場景,在危險品火災面前,當企業的職工拼命往外撤離時,背著沉重的呼吸裝具的消防員卻步履堅定的朝著火場跑去。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居民區火災、森林火災甚至是洪水的救助之中。正所謂“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推動著他們義無反顧朝著危險前進的,只有信念與勇氣——警徽上的盾牌從來不是裝飾,而是對于國家、對于人民的莊嚴承諾。

    • 發表于 2015-08-13 00:00
    • 閱讀 ( 102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