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故突發,且始于午夜,火災現場火光沖天,不明化學品燃燒的空氣彌漫四周,恐慌情緒四散,如果情緒不能及時得到安撫和處理,有可能會給當事人及家屬造成心理傷害。不僅如此,還有可能造成社會恐慌。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各種重大危機事件的發生不受我們的控制,災難突發后造成的慘劇,讓身處現場的當事人內心遭受重創,大多會出現明顯的身心應激反應。曾有聯合國某救援專家指出,“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
應激是由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應過程組成的,是個體面對不良情境時產生的身心自我防御過程。應激發生后,有些人可能會形成類似后遺癥的反應。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反應不一定會出現在所有歷經應激人的身上,只有那些經歷了更嚴重挫折或自我調控能力較差的人,才更容易表現出來。這些反應,對有些人來說,若不經歷專業人士的特別干預,可能會持續數月、數年甚至終身。
從醫學心理學角度看,應激反應可分為三種類型:1. 一般性應激反應 2. 急性應激反應 3. 創傷后應激反應。
遇到突發且無法抗拒的災害后,我們需要更多關注那些遭受急性應激反應和創傷后應激反應影響的群體。應激反應強度根據不同人的個性特質、軀體狀況、認知水平、生活閱歷等,顯示出不同的持續反應時間。通常來說,這種身心障礙的外顯狀況如痛哭流涕、目光呆滯、表情僵硬、心情沮喪、情緒低落、性情冷漠等反應可在幾小時或幾天后逐漸消退。在其過程中若能借助專業心理援助人員的幫助,消退時間可以縮短。
但也有部分個體在經歷了巨大災難性創傷性事件后出現的各種身心綜合反應,并且長期影響身心健康和未來工作及生活,這些癥狀被稱為“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
主要表現為:(1)反復發生闖入性的創傷性體驗重現(病理性重現)、夢境、或因面臨與刺激相似或有關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復回想;(2)持續的警覺性增高;(3)持續的回避;(4)對創傷性經歷的選擇性遺忘;(5)對未來失去信心。少數病人可有人格改變或有神經癥病史等附加因素,從而降低了對應激源的應對能力或加重疾病過程。精神障礙延遲發生,在遭受創傷后數日甚至數月后才出現,病程可長達數年。
面對PTSD,患者及家屬不要慌張,務必請專業醫療及心理干預人員積極診治,通常會采用藥物和心理兩方面的共同治療。
作為一般群體,由于事件影響巨大,不少愛心民眾會時刻關注或傳播與災害相關的新聞、視頻、圖片等信息,可能會對那些情緒控制能力弱的人產生不良情緒應激反應。
如何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怎樣有效調整現有的不良情緒呢?現提供如下建議:
對自我情緒調控能力弱的人,盡量少看甚至不看電視直播、視頻、圖片等刺激性畫面,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以此減少可能帶來的心理沖擊和心理壓力。
如果已出現某些情緒反應,可采取某些自助手段自我調控。比如外出散步、運動健身,或者吃些水果、喝點牛奶,可幫助安神、減緩焦慮、提高睡眠質量。
自我放松,增加娛樂。練瑜伽、太極、跳舞、唱歌、聽音樂、繪畫、做美食、干點手工活等都可以幫助心理不適者轉移注意力,擺脫低落悲傷情緒,提高生活情趣。
如果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建議去專業醫療機構或者心理咨詢機構求助,獲得專業幫助,擺脫情緒不適的困境。本次爆炸事件后,我接待了多位前來咨詢的朋友,有一位是因此事件勾起了兒時經歷的類似事件引發的惡性影響,血腥畫面頻繁閃回,突發不良情緒反應,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及工作效率,經咨詢調整,現明顯好轉。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當災難來臨之際,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支持系統來自于家庭,請多與家人在一起,即使話語不多,也許僅僅是陪伴,也會對不良心境起到緩解。另外你的人際關系同樣可發揮重要作用,常與朋友電話,聚會,聊天,及時宣泄情緒,傾訴情感,心理壓力亦可得以有效釋放。
愿逝者安息!向英雄致敬!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