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安全帶佩戴不正確不但不能在車輛發生碰撞時給予乘客保護,反而會造成額外損傷,例如頸椎骨折、肋骨骨折、胸骨骨折、空腔臟器損傷等。
現在我們汽車上常用的安全帶是三點式安全帶,是1958年由瑞典沃爾沃汽車工程師Nils Bohlin發明的。三點式安全帶是汽車上非常重要的被動式安全裝置,其作用原理是偵測織帶被拉出來的加速度以鎖定織帶。假如織帶被拉出來的加速度過高,轉軸的轉速太快使得加速度偵測器感受到的離心力大于彈簧對卡榫的拉力,此時卡榫被甩出,使得轉軸被卡死而織帶無法繼續被抽出。反之,只要將織帶放松,卡榫會被彈簧拉回,轉軸也會被釋放,安全帶便放松了。
這種三點式安全帶在佩戴時需注意以下幾點:安全帶安全帶的橫帶應橫過你的上大腿,而非腹部,用以固定你的臀部;斜帶應橫過你的肩膊中間,緊貼你的胸部至鎖骨位置;帶扣應垂于身旁而非身上;必要時,可調節安全帶長度;確保安全帶沒有其他物件纏著或壓著,并且沒有扭曲,然后才扣緊。如有需要,可把安全帶適當地盡量收緊。


正確佩戴安全帶能在車輛發生碰撞時給予乘客一定的保護,但是錯誤的佩戴反而會造成額外的損傷。安全帶斜帶位置過高可能造成頸動脈、咽喉損傷或者樞椎椎弓骨折;位置過低可能造成胸骨、肋骨、腰椎骨折。橫帶勒在腹部則可能造成空強臟器損傷和腹壁破裂。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