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絡上曾經有一句流行語“藥不能停”,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的確,在全球范圍內,有相當一部分人受到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困擾,從而需要服用藥物;而實際上,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生病服藥的人,在如今幾乎不會存在。不過,你是否知道,服藥可并非只有“吞藥—喝水—下咽”那樣簡單?基于藥物的劑型、吸收特點、作用時間和治療疾病等特性,每種藥物其實都需要我們在服用方法上加以注意,以免降低藥效,或造成本不應存在的不良反應。
服藥次數和時間的千差萬別
在很多人看來,和服藥有關的眾多事項中,最不需要注意的就是服藥的次數和時間了,畢竟“藥物只要吃下去就會治病,又何必在意什么時候吃?”這實際上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謬論,因為藥品說明書上記載的用藥次數、時間都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不能做到遵守這些注意事項,輕則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額外的不良反應。
藥物的服藥次數往往取決于它在血漿中的半衰期(即血漿濃度因人體的清除效應而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因為只有血漿中的藥物濃度達到了足以治療疾病的水平,藥物才能發揮正常效果。由于很多藥物單次服用后的半衰期很短,因此為了令藥物在服藥期間能持續發揮效果,它們需要一天兩次甚至多次服藥;而對那些具有很長半衰期,或是能夠在血漿濃度下降后依然會存在療效(即“劑量后效應”)的藥物,很多時候可能一天一次用藥即足矣。
至于服藥時間上的安排,很多情況下這一點取決于藥物及其所治療疾病的特性。例如因腎上腺疾病而需要補充皮質類固醇的患者,往往需要在清晨和下午各服一劑藥物,以模擬激素本身的分泌特點;需要控制餐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在餐前使用降糖藥物,這樣既能夠治療餐后升高的血糖,又規避了降糖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作用。
空腹還是餐后服藥?這是個問題
我們在藥品說明書中,總是能看到這樣的敘述——“藥物應于空腹時(即進食前一個小時之前,或進食后兩個小時之后)服用”、“藥物的服用無需考慮食物的影響”。這經常會讓服藥的患者一頭霧水,也是醫生經常需要解釋的注意事項之一。其實,很多藥物的吸收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食物等干擾因素的影響,有些藥物也有著可被食物所抵消的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如此種種因素決定了藥物與食物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介紹藥物與食物的關系之前,我們不妨先認識這樣一個概念——“生物利用度”。對于可以口服的藥物而言,生物利用度一般是指藥物口服后相對于理想吸收情況(通常這個“理想吸收情況”為胃腸外給藥途徑,尤其是靜脈注射)的吸收程度,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一數值都會小于100%,因為胃腸外給藥的吸收往往較口服好上不少。不幸的是,很多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可以受到食物(甚至是食物的不同類型)影響而大幅上升或下降的,如果每一個患者都選用自己所鐘愛的方式服藥,便難免會出現不一致的吸收情況,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為了規避這一問題,藥物生產企業通常會以藥物的某一種理想化吸收情況(如空腹或餐后)為基準制定服用劑量,并指導患者采用與基準相同的方式服藥,從而使藥物的吸收情況處于可控范圍之內。當然,某些具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如胃潰瘍)的藥物,說明書中也會指明需“與食物同服”,以借助食物的作用避免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食物對藥物的影響之外,一些藥物還有著自己獨特的“規矩”:治療真菌感染的伊曲康唑和酮康唑,它們的吸收嚴格依賴于胃酸,因此在服藥時需要避免與能夠中和胃酸的藥物(如鋁碳酸鎂)同時服用,倘若病人患有胃酸缺乏,甚至需要在服藥同時飲用可樂或將藥物溶于稀鹽酸;牛奶之類的食物由于富含金屬離子,能夠與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發生絡合反應,而不能與此類藥物同時服用。
兒童服藥,只是“簡單照搬”?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麻煩事:孩子生病需要用藥,但藥物或是沒有兒童可以服用的劑型,需要將藥片或膠囊分開服用;或是藥物本身有著不悅的味道,從而讓孩子望而卻步。在這種時候,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孩子是否必須要服用這種藥物”,但如果確有必要,在無法獲得可接受的兒童制劑的情況下,藥物生產企業也給出了制備兒童劑型的方案。
在考慮自行制備兒童用藥劑型之前,我們一定要先仔細閱讀藥物的說明書,以確認制備兒童劑型的可行性。一般在專利藥物說明書中,都會有相應的指導步驟,而某些藥物(如非骨架型控/緩釋制劑、非微丸型腸溶制劑,這點詳見文章《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用藥冷知識?》)基于其自身劑型的特點,是不適合自行制備兒童制劑的。
對于能夠制備兒童制劑的藥物,首先可以考慮將藥物溶于可以接受(即不會導致藥物理化性質發生改變或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液體之中(一般為水,但只要沒有特別注明,橙汁等非碳酸飲料也可接受,不要使用牛奶、西柚汁),然后讓患兒服下含有正確劑量藥物(有時可以靠注射器來確定最終劑量)的溶液,最后再用同種液體沖刷容器中的剩余藥物,讓患兒服下沖刷液體即可。
而在某些時候,需要服用膠囊制劑,但患兒尚不具備吞咽膠囊能力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下列的步驟:將膠囊內容物打開,取出載有正確劑量的膠囊內粉末,將其混于糖漿(如巧克力糖漿、花生醬)后,讓患兒服下即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