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五六月,帶來的不僅是更長的日照和很多新鮮的水果,還有令人煩惱的蚊蟲。蚊子叮咬除了留下一個個令人怨念的“蚊子包”外,還有傳播相關疾病的風險。為什么會有蚊子包?
在自然界中,雄蚊只吸食植物汁液和花蜜,雌蚊為了繁殖后代使其卵巢發育才會吸食人或動物的血液。準確來講,我們的蚊子包其實是被蚊子“刺”出來的。

蚊子的口器稱為“喙”,是一種刺吸式口器,呈細長的針狀結構,包含一條唾液管和一條食管。雌蚊在吸血時,這個針狀的結構會刺入皮膚,通過唾液管將含有抗血凝素等多種酶的唾液注入人體,再通過食管吸食我們的血液。我們的免疫系統會把蚊子的唾液識別為異物,使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一種名為“組織胺”的物質。組織胺會讓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導致血漿蛋白流失,組織液增多,出現局部組織水腫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蚊子包,同時還會產生“癢”的感覺。

被咬了,我該怎么辦?
對于被咬,我們最苦惱的就是“癢”了。蚊子的唾液中除了含有抗血凝素外,還有蟻酸,這也是導致我們起包的罪魁禍首之一。
涂肥皂水的酸堿中和方法通常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癢效果。除此之外,冰敷、清涼油、止癢花露水等可以使我們的神經末梢麻痹,感受不到癢的感覺。拍打感覺癢的地方也可以產生痛覺,可暫時掩蓋癢感,從而達到部分緩解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
▼
不要試圖弄破蚊子包將毒液擠出,
這樣會增大傷口感染的幾率!
怎么做才能不讓蚊子來咬我
有人可能會問:
是不是我在床邊放一碗血,蚊子就不會來咬我了呢?
這招顯然是不會起任何作用的。
因為蚊子對所吸血液有一定的溫度要求,提前備好的血液很快會涼下來,而且放置體外的血液會自行凝固,自然也就不能吸引蚊子的到來了。

▌那么,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避免遭受蚊蟲叮咬呢?
1.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澡,勤更衣。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液中的乳酸成分能吸引蚊子,并為它們傳遞化學訊息,使它在靠近人體時尋找到適合的位置叮咬。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保持身體干爽、及時拭去汗液、勤洗澡都是讓我們免遭蚊蟲叮咬的有效措施。
2.合理選用驅蚊產品。
花露水是我們最常用的驅蚊產品,然而挑選花露水也是一門學問!
大多數花露水并不具備防蚊的作用,它們僅能暫時性緩解被叮咬后的癢感。驅蚊花露水中含有叫做避蚊胺(DEET)或驅蚊酯的化學物質,在法規要求的濃度范圍內,避蚊胺和驅蚊酯都是高效安全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蚊效果,也是很多權威機構推薦使用的滅蚊產品。其中含驅蚊酯的花露水是嬰兒適用的。除了花露水,驅蚊貼、驅蚊環也遍布超市藥店中,這種由天然植物精油成分組成的產品相比避蚊胺和驅蚊酯更加安全,但其有效性并沒有避蚊胺和驅蚊酯理想,而且有較多隱瞞添加不明化學物質的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反而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此外,家中常用的電蚊香片、電蚊香液、盤式蚊香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產品在使用時需要注意盡量不要放在靠近頭部的地方,以防中毒。
3.室內環境衛生的管理
蚊子是一種繁殖速度很快的昆蟲。其幼蟲——孑孓,是在水中孵化出來的,故要注意及時清理屋內(如花盆底部、地漏等處)積水,定期給水培植物、魚缸換水,將蚊子殺死在搖籃中。家中安裝紗窗、紗門,臥室懸掛蚊帳,也能減少屋內蚊子的數量,但注意蚊帳要定期清洗,防止積灰引發呼吸道疾病。

4.合理使用噴霧速殺室內蚊蟲
噴霧殺蚊劑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消滅家中的蚊子,這類制劑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擊倒劑和致死劑,對人體影響不大,但使用時仍應注意開窗通風。
重視!小蚊子,大危害
作為傳染病傳播的蟲媒之一,蚊子可以傳播多種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等。這些疾病的病原體會最終遷移至蚊子的唾液腺,隨唾液的注入而轉移到人體內,在人體繁殖發育,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
流行性乙型腦炎多發于兒童,如在夏季出現高熱、驚厥、惡心嘔吐、腦膜刺激征等情況,應考慮乙腦可能性;如出現周期性寒戰、發熱、頭痛、貧血等征象,應考慮瘧疾可能性;如出現高熱、畏寒、關節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征象,應考慮登革熱可能性。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艾滋病不會通過蚊子傳播,
一是其病原體會在蚊子的消化系統內被消化掉,無法最終進入唾液腺;
二是口器外殘留血液量不足以導致疾病發生。
責任編輯丨就小智
----------------------------END---------------------------
作者丨Forcipes,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
轉載聲明:
此文章為就醫寶原創,如需轉載,需得到就醫寶授權,
并按原格式轉載,不得擅自修改,否則將追究責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