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不喜歡雞湯,因為現在雞湯文實在太多了。前不久特別火的公眾號作者咪蒙,以毒雞湯而聞名,語言“通俗”易懂,很偏激地去談一個問題。有網絡噴子說喜歡她的人都是文化素質低的群體,but,我并不反感,因為她能說出很多人想說又不敢說、不知道怎么說的話。
對于雞湯文,應該辯證地來看。一方面,我們需要它,雖然我口口聲聲剛剛說過不喜歡,但回憶這些年自己寫過的日記、空間、小雜文,其實很多都是對于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進行的思考,然后變成某種意識形態的東西,暗示自己應該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怎么去做。歸根結底,如果放到現在的網絡環境,還是雞湯。
但另一個方面,盡管讀了那么多雞湯,道理都懂,你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微信朋友圈最熱鬧的那幾年,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教人提高情商、好好說話的文章。但愿不止我一個人發現——和經常轉載這種文章的人說話,還是會不痛快。尼瑪,你轉載的文章里說了說話不揭短,你還說我胖!你轉載的文章里明明說了不要多嘴說出那句讓人不爽的話,你還在我覺得自己寫東西還不錯的時候說這是什么鬼?關鍵是,我和你很熟嗎?
上一輩對朋友圈以及微信好友間轉發的養生、健康、生活常識缺乏免疫,曾經有人說是因為他們經過了信息匱乏的時代,現在面對信息爆炸,被炸暈了。舉個例子黑下我娘(親媽啊,我真的只是舉個例子,別人我不敢黑啊),盡管我和我爹多次提醒甚至恐嚇我娘:你再亂發警察局該抓你了!但效果就像恐嚇孩子“大灰狼要來了”一樣,只能反復反復反復地說。
而我們在面對鋪天蓋地的雞湯、養生、勵志、情感文章的時候,其實也是犯了一樣的錯誤。我管你說得對不對,我照單全收。這種做法的后果是,造成自我價值觀的混淆。時間久了,導致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懷疑一切。來個菜譜,你說這些食物一起吃會有什么什么好處,要是他們相克呢?來個勵志,你說這么做就能怎么怎么樣,把你換成我試試呢?
哎我不能這么說下去了,這不是自我否定么?再這么說下去就差鼓勵你們把我直接拉黑取關了。
雞湯也是要看的(比如我這樣兒的),養生知識也是要學的(比如真專家的,當然,現在專家說的話也不能全信),前提是——樹立自己的三觀和判斷。如果我們都能夠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知曉自己要在這個世界以何種方式生活、想清楚自己要過什么樣的人生,能夠影響你的雞湯就會縮小在有限的范圍里了。
有時候,雞湯是一劑強心劑,消沉的時候,我也會選擇一些很虛的雞湯來看,告訴自己,對,就該這樣振奮,世界TMD是我的,人生TMD是由我掌控的,我TMD宇宙無敵。然而,你的生活不該是“恩,這個說得對,恩,那個也說得對,咦?這倆觀點是相反的,我該聽誰的?”
喝雞湯,先消化。不要被別人的觀點所左右。要堅信,我,是一個“人”,不管外界言論怎么樣,我只需要能夠為我的人生服務的東西。其他的咸蛋,隨便扯扯就好。
感謝閱讀~
文章首發于公眾號“木易木子”,(ID:muyimuzi1983),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