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把“性”妖魔化。朱唇皓齒的女性自然是張不開嘴了,即便地位顯赫的男人,也慣于三妻四妾、尋花問柳,女性在他們的人生中往往是“房中術”的道具、“采補術”的藥渣。殊不知,中國女性,同樣不掩蓋自己的七情六欲,她們在狹小的生存空間,悄悄地扯起了“愛”的旗幟,盡管仍舊躲躲閃閃,甚至有幾分變態和猥褻,但是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舉止,充滿了現代意味。
如果拋開《金瓶梅》、《肉蒲團》、《燈草和尚》這些古代汪汪汪“夸張的縱欲”,那么,中國女性的情愛,太艱難了。唯其艱難,才呈現出幾分深刻、一點變態。殘害肉體的做法,除去中國女子的“裹小腳”、“扎耳眼”之外,還有印度女子的“穿鼻環”、“掛唇環”,以及非洲上億女性的“割陰術”。文化風俗使然,誰也無可奈何。此外,中國女性的肉體上,還有三種典型的“硬傷”。為了愛,中國女性甘愿犧牲冰清玉潔的完美肉體,她們蛾眉微蹙、杏眼低垂,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一種近乎宗教儀式的肌膚之痛。

刺青
大家熟知的刺青,是從“岳母刺字”開始,仿佛在身體上刺一副永久性的愛國口號和時尚標語,便可成為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而身在閨中的古代女性身上的刺青,自然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也表達不了什么高遠的志向;其主要功能還是紀念情感。刺青,又叫紋身,是用帶顏色的針,刺進皮肉底、皮膚表面呈現出圖案或字眼來。怎么說,也算一個小手術了。
古代中國有一種“黥刑”,即在罪犯面額上,刺上永久性的文字,表示這家伙是個壞蛋。除了原始部落的紋身習俗外,中國最早的女性刺青,已無從考究。據我所知,當屬武則天的貼身高參——上官婉兒。由于婉兒和武則天的面首過于親昵,被醋意大發的女皇,刺了一劍。雖說,保全了一條性命,俊美的額頭上卻留下一塊皮肉外翻的疤痕。為了遮羞,上官婉兒把傷疤修整為梅花的形狀,再點上幾滴嬌艷的朱紅,隨即成為“梅花妝”。孰料,這個將錯就錯的點子,反倒成了時尚美,惹得滿城爭效。

其實古代少女并不喜歡刺青,畢竟一針下去,要終生相伴;但是為了情郎喜歡,縱然有風險,也認了。這種表達情愛的隱私行為,一直傳承至今。現代人居然迷戀起刺青的古老游戲,很多俊男靚女,以此為前衛風尚,王菲與謝霆鋒就曾經弄過一對“情侶裝”的紋身。瞅瞅這些紋男友頭像在私處的,假如分手了咋辦?

守宮痣
至今,中國人還有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在古代為了證明“處子之身”,閨閣少女不得不守身如玉,護持清白到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地步。
金庸在《射雕英雄傳》里提到,小龍女白嫩的臂膊上有一顆紅喵喵喵滴的“守宮痣”,后來,她昏昏沉沉,被全真教弟子尹志平奸污了。小龍女錯把尹志平當成了心儀已久的楊過,故此,才半推半就,順從了。云雨一回,她胳膊上的紅痣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原本以為是杜撰,后來,讀到唐朝詩人李賀的句子:“燭火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想必,這種奇妙的紅點兒,確乎存在。

胳膊上點一枚紅痣,就是處女嗎?
其實,守宮,是壁虎的別名。晉朝《博物志》記載,如果用朱砂喂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朱砂后,即可將壁虎搗爛,然后,點在女人的肢體上。這東西很頑固,顏色歷久彌新,只在發生房事后消褪,因此,取名“守宮砂”。可惜,各類醫書文獻都不見明確記載,點“守宮痣”的姑娘即便有,也屬實驗階段,并非大規模的“臨床期”。盡管如此,男人仍對這種簡便易行的辨別方法,情有獨鐘。

燒情疤
僧侶在頭上燒疤,俗稱“戒疤”,代表修行;情人在身上燒疤,叫做“情疤”,表示歸屬。當然,“情疤”往往在女性身上燒,一般在汪汪汪、大腿或陰部等極其隱秘的地方,除非有肌膚之親,外人死也察覺不到。通常,女性主動提“燒情疤”的要求,表示“我是你的人了,一輩子跟你死心塌地”;也有男人威逼的,證明“你是我的人了,今生今世對我忠心耿耿”。

此類趣聞在《金瓶梅》等小說中偶見,據說,有兩種“燒法”:一,將草香直接插在女體上,香燒到了頭兒,便灼傷皮膚,留下疤痕;二,把銅錢燒紅,在身子烙出死紋。除了自然燒成的疤痕、創面,也有的燒灼男子姓名或其他字樣。女性在這種“施虐”的游戲中,頗有幾分“獻身”、“追隨”的意味,只是弄不清對面的男人,究竟是怎樣的貨色,值嗎? 此外,古代懲治女人不貞的一種酷刑,名為燒情疤。

紋身藝術忽略那些為了裝逼而紋,往往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個性與信仰,荷爾蒙君是欣賞的。但是,荷爾蒙君不看好那些靠紋身來證明愛情炫耀愛情,更鄙視那種讓戀人在私處紋有特殊含義的紋身。紋身,銘刻不了愛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